中國虎網 2014/1/22 0:00:00 來源:
未知
生意社1月22日訊 發展要遵循“攘外必先安內”的原則,但“安內”不是結局,而是“攘外”的開始。“攘外”不是目的,而是“入外”的開端。在醫藥行業,這一“攘外安內”的原則也貫穿始終。
所謂“安內”是內部的良性競爭,以及合作培育、發展市場;所謂“攘外”是在產品、銷售和市場層面樹立壁壘;所謂“入外”是到海外去,讓海外的制劑藥廠使用我們的API,讓我們的仿制藥和新藥在海外銷售。
但是,當中國97%以上的化學藥都是仿制藥時,我們如何抵擋海外新藥的來襲?這是值得深思的問題。
當前,有多少人還在打“價格戰”?有多少人已經開始在“安內”?有多少人已經在“攘外”?又有多少人已經“入外”?打“價格戰”的手頭只有一些低端普藥,競爭如林;“安內”的手頭有一些品種,競爭者不過幾家;“攘外”的手頭有一個或幾個新藥,或有著令老外艷羨的銷售和市場運作模式;“入外”的首先得通過
GMP符合性審查,要么是大宗API出口或單品種出口藥廠,要么手頭有著在國內業績卓越的品種或全球專利新藥,要么自身在同行中實力不俗,正好趁著未來幾年內全球將有800億~1300億美元品牌藥專利到期的機會,到海外去。
新藥研發耗時、耗資金,這些困難給了仿制藥力量,跨國制藥巨頭關閉海外研發機構,削減研發人員,減少新藥研發投資,說明在一個時期內還是仿制藥的世界。因此,中國仿制藥行業要抓住機遇,在內部實現良性競爭的基礎上逐步走向海外。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