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中國甲狀腺癌診療指南,對于原發(fā)病灶超過1厘米且出現(xiàn)淋巴轉移或甲狀腺外侵犯的患者,還是建議做碘131治療
●碘131治療確實有副作用,但多是一過性的,很少導致人體永久損傷
醫(yī)學指導/南方醫(yī)科大學珠江
醫(yī)院核醫(yī)學科主任歐陽偉主任醫(yī)師
近年來,甲狀腺癌的發(fā)病率明顯上升。專家提醒,早發(fā)現(xiàn)、早作規(guī)范合理的治療,是提高甲狀腺癌預后的重要保證。但提到治療,很多患者及家屬常陷入困惑:甲狀腺全切除后,除了補充甲狀腺素外,有人選擇做碘131治療,也有人認為只要病灶切除夠徹底就不必多此一舉,以免增加放射性危害。對此,專家認為,術后是否接受碘131治療,應考慮病灶大小、有無淋巴結轉移、有無包膜侵犯以及周邊組織的侵襲情況、病理類型、手術的規(guī)范程度等多種因素,不能一概而論。
糾結
甲狀腺癌切除后
做不做碘131治療?
才30歲的阿慧去年12月中旬發(fā)現(xiàn)左葉甲狀腺癌病灶,進一步排查,發(fā)現(xiàn)病灶已向雙側淋巴結轉移。當月,阿慧接受了手術治療,將雙側甲狀腺全部切除,并做了淋巴結清掃和峽部切除。
術后,病理診斷顯示阿慧患的是甲狀腺乳頭狀癌。在與其他病友交流中,她了解到不少人在甲癌術后兩三個月內接受碘131治療,一方面防復發(fā),另一方面進一步清除術后殘余的癌灶。但也有說法認為碘131治療有放射性危害,只要病灶切得徹底,根本無需多此一舉。幫阿慧做手術的醫(yī)生則告訴她,術中已經幫她把病灶都切干凈了,除了常規(guī)補充甲狀腺素,無需做碘131治療。
“我年紀不小了,想盡快要孩子,希望不再有意外發(fā)生。”阿慧很糾結:這碘131治療到底該不該做?
解讀
病灶超1厘米且轉移
建議接受碘131治療
“說到甲狀腺癌的治療,得先從其病理分型講起。”珠江醫(yī)院核醫(yī)學科主任歐陽偉稱,根據病理結果,甲狀腺癌分為分化型、未分化型和髓樣型。其中,分化型占了九成左右,預后較好;而未分化型預后較差,髓樣型的預后則介于前二者之間。“分化型甲癌是目前世界上少數幾種可能完全治愈的癌癥,只要盡早發(fā)現(xiàn)并做合理規(guī)范的治療。”歐陽偉介紹,分化型甲狀腺癌又可分為乳頭狀、濾泡狀和二者混合三類,其中乳頭狀癌占80%以上。
臨床上,有些外科醫(yī)生認為分化型甲狀腺癌手術后10年生存率很高,對碘131的放射性危害又有顧慮,因此認為只要手術切除得夠干凈,術后除了補充甲狀腺素之外,無需做此類后續(xù)治療。對此,歐陽偉認為,術后是否接受碘131治療,并不只是甲狀腺組織是否切除干凈的問題,而應綜合考慮術中病灶大小、有無淋巴結轉移、有無包膜侵犯以及周邊組織的侵襲情況、病理類型、手術的規(guī)范程度等多種因素。根據最新中國甲狀腺癌診療指南,對于原發(fā)病灶超過1厘米且出現(xiàn)淋巴轉移或甲狀腺外侵犯的患者,還是建議做碘131治療。最新的研究表明,即使甲狀腺癌術后低危病人也應用碘131治療,這樣至少有利于以后的隨訪,只是使用劑量較小而已(控制在30~50mci)。
治療
術后3~6周做碘131治療為佳
“131碘又稱放射碘,它是一種水溶液,能聚集在甲狀腺癌病灶中,發(fā)射出β射線殺死殘余病灶。”歐陽偉解釋說,用碘131治療好比“涸澤而漁”,將手術未能發(fā)現(xiàn)未完全清除、仍可能殘余在體內的微小癌灶盡量清除干凈,對于防止癌灶復發(fā),確實有重要意義。因此,對于有碘131治療適應證的病人,不建議推遲治療時間,以免導致病情復發(fā)或加重。
至于治療的時機,歐陽偉建議最好在術后3~6周為佳。在接受此類治療之前,應禁碘4周,并停服甲狀腺素片3~4周,讓促甲狀腺激素達到30以上,以利于碘131攝取。如要在術后超過三個月再進行碘131治療,應在術后盡快使用甲狀腺素片抑制治療。
但事實上,很多未婚育的女患者,即使有碘131治療適應證仍很猶豫,擔心會否影響生育、導致胎兒智力低下。歐陽偉認為碘131治療與化學治療和外照射治療相比副作用要小很多,這種治療本身不會影響生育和導致小孩智能低下。碘131治療確實也有副作用,主要是唾液腺損傷、胃部損傷和白細胞降低,但這些副作用多是一過性的,很少導致人體永久損傷。另外,目前并沒有循證醫(yī)學證明碘131治療可以導致其他癌癥發(fā)病率增加,但當碘131治療的累積量超過800mci(多在4次以上)時這種輻射風險增大。
提醒
長服甲狀腺素應適當補鈣
甲癌患者因治療需要,通過手術全切除或接近全切除雙側甲狀腺之后,體內無法自行產生甲狀腺素。因此,術后均需要終生補充人工合成的甲狀腺素片。但長年累月補充甲狀腺素,特別是對于那一類必須補充到出現(xiàn)輕微甲亢程度的患者,長期保持這種狀態(tài)是否會對身體產生危害?
歐陽偉分析說,一般而言,對中、高危分化型甲癌病人,甲狀腺素片的補充常需使病人達到亞臨床甲亢(促甲狀腺激素低于0.3,甚至0.1以下)狀態(tài),可能導致病人心率加快,
運動能力降低,夜間因心慌而失眠。對有心慌癥狀或有冠心病心肌缺血危險的病人,需要同時服用減緩心率的藥物。長期的亞臨床甲亢狀態(tài)可使骨骼中的鈣流失,最終導致骨質疏松,所以這類病人需要長期補充鈣劑和維生素D3。對低危病人,甲狀腺素片的補充只需將促甲狀腺激素維持到正常低限即可。
特別需要提醒的是,服用人工合成的甲狀腺素片控制到亞臨床甲亢狀態(tài),可能導致
女性更易流產或
男性生育能力下降。因此,準備或已懷孕的婦女,應在專科醫(yī)生的指導下將促甲狀腺激素控制在一定水平(如0.3~0.5),使對生育的影響和癌灶復發(fā)的風險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