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4/5/23 0:00:00 來源:
未知
外資原研藥上低價藥清單?
與國家發改委公布的低價藥清單不同的是,記者在廣東省公示的這份增補清單中看到,清單上不僅列有藥品通用名,個別藥品還專門列出生產
企業名稱以及產品的商品名。而值得注意的是,這其中,還不乏一直被認為價格昂貴的外資原研藥。
如治療過敏性鼻炎的倍氯米松鼻噴霧劑,在生產企業名稱一欄中就特別指明是“葛蘭素公司”,據悉,葛蘭素史克公司的丙酸倍氯米松鼻噴霧劑為進口藥品。而記者從國家藥監局數據庫中查詢到,同款藥品也有國內藥企生產的。為何單獨指明“葛蘭素公司”生產?
同樣情況的還有治療鼻息肉的布地奈德鼻噴劑。在生產企業名稱一欄還特別注明是“原研制藥品,阿斯利康公司生產,商品名:雷諾考特”。
對此,有說法是此舉為鼓勵優質優價。但有業內人士表示不可理解:如果外資原研藥早已享有單獨定價優惠政策,不受最高零售價限制,為何會出現在低價藥清單中?如果不是單獨定價,只要符合日均費用標準(西藥不超過3元,中成藥不超過5元)的藥物都可取消最高零售限價,在標準內可自主定價,如今特別列明企業鼓勵優質優價豈不是多此一舉?
業界擔心造成市場更加混亂
據悉,廣東是全國首家實施低價藥制度并且已經正式
采購的省份。廣東在2011年就曾制定過《低價
藥品目錄》,
標準按日平均使用費用計算,西藥及生物制品≤1元,中成藥≤1.5元,遠低于國家標準的3元、5元。而有業內人士發現,把廣東發改委昨日公示的增補的338種低價藥品種,和之前執行的472個基藥低價藥品規,經過粗略比對,有相當部分重疊。
為此,業界均表示對今后政策如何執行表示擔心。廣東原有的基藥低價藥目錄有遴選標準、有交易方案,目前已經啟動了交易。而如今又有一個標準不一致的低價藥目錄,這對已經在執行的基藥低價藥勢必造成沖擊。這也為今后相關政策的落地執行造成了障礙,使得本來就不明朗的市場更加混沌不清。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