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4/7/8 0:00:00 來源:
未知
人民網輿情監測室通過對6月30日至7月6日醫藥行業輿情的監測發現:2014年全國醫藥工業信息年會召開,醫藥工業百強榜備受矚目,廣藥集團、修 正藥業突破400億大關,成為醫藥工業新標桿。復星醫藥32億新藥轉讓協議終止,引發熱議。第二代基因測序診斷產品獲得國家食藥監總局批準注冊,“二月禁 令”有望開放,相關企業迎來發展機遇。
相關政府部門就業界關切的問題進行了回應。衛計委在回應安徽招標爭議時稱,具體采購實施方案由各省結合實際制定。對于網售處方藥解禁一事,國家食藥監總局表示,銷售門檻不會降低,正在研究制定配套措施。
此外,輝瑞證實萬艾可專利到期、爾康制藥7億布局淀粉膠囊、華潤醫療CEO張海鵬離職等,也獲得了輿論的密切關注。
第31屆全國醫藥工業信息年會召開
6月29日,2014年(第31屆)全國醫藥工業信息年會在青島開幕。本屆年會由中國醫藥工業信息中心主辦,主題為“革故鼎新。熠耀未來”。政府部門、企業代表等800余人出席,聚焦全行業目光。
1、醫藥工業百強規模明顯提升
年會上,2013年度工信部“中國醫藥工業百強榜”發布,作為醫藥行業的“風向標”,獲得廣泛關注。
本次百強企業的門檻超過20億,平均規模水平明顯提升。廣藥集團、修正藥業、揚子江藥業、華潤醫藥、國藥集團、威高集團、哈藥集團、拜耳醫藥、天津 醫藥、石藥集團、上海醫藥等11家醫藥工業企業主營收入達到100億元,其中廣藥集團、修正藥業主營收入突破400億,成為中國醫藥工業企業規模新標桿。
工信部消費品工業司副司長吳海東表示,百強企業集中度正逐漸提升,“強者恒強”的趨勢明顯。
《科技日報》稱,外延式并購擴張是重量級企業超常規發展的必經之路,被百強企業納入合并范圍的下屬子公司數量從2012年度的434家增加至本年度的541家,中國醫藥產業步入整合時代。39健康網同樣認為,經營業績突出以及擴張并購是企業最常見的進榜理由。
中藥企業表現亮眼,同比增長超過30%的有8家,占入圍中藥企業總數的1/3,整體好于化藥企業。入圍的多數中藥企業擁有獨家品種進入國家基藥目錄或省級增補目錄。業內普遍認為,在政策的明顯扶持下,中醫藥產業發展步入黃金時期。
《科技日報》對百強榜和百強企業給予高度評價:百強榜單為行業發展樹立新標桿,也為中國醫藥工業的版圖、 產業格局、發展態勢提供了權威、公正、客觀的視角。百強企業是行業全方位競爭的佼佼者,百強們的成長發展之路值得廣大行業企業挖掘和深思。
2、醫藥工業增速下滑 本土藥企有望“區別定價”
本屆年會上,醫藥工業增速下滑成為關注焦點。
今年1-5月,醫藥工業增加值增速為13.2%,增速繼續放緩,但明顯高于全部工業的平均水平4.5個百分點,被認為“為整體經濟的穩增長做出了較大貢獻”。
吳海東在年會上發表講話,總結了上半年醫藥工業經濟運行形勢的三個特點:生產增速回落;醫藥行業運行質量較好;外需低迷,拉動醫藥工業增長的主要力量是國內市場。
吳海東表示,全行業需要認真思考醫藥行業增幅的放緩,但不必過于擔心,隨著行業集中度和行業結構的調整,醫藥行業的效益質量正逐步提高。作為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仍將作為低收入的初級國家,醫藥行業仍然需要長期艱苦的努力。(39健康網)
據《上海證券報》消息,吳海東透露,在“十三五”規劃中,將考慮醫藥行業的“換擋”發展思路,醫藥工業的結構調整將開始做“減法”,加快自主創新,加強品牌建設。
此外,發改委正醞釀區別定價政策,是本屆年會上釋放的另一個重要信號。國家發改委價格司醫藥價格處處長宋大才表示,發改委正在致力于完善藥品價格改 革,減小原研藥和仿制藥的價差,扶持優秀藥企做大做強,為國內的仿制藥企業創造公平競爭環境。長期以來,國內藥企多次呼吁進行定價改革,取消跨國藥企單獨 定價,保護本土創新型企業,發改委此次表態無疑將振奮國內制藥行業的信心。
一心堂、莎普愛思登陸資本市場 復星醫藥32億轉讓協議終止
監測期內,業內一系列資本市場動態受到多方關注。
6月30日晚間深交所發布消息,云南鴻翔一心堂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將于2014年7月2日在深交所上市。據《證券時報》,一心堂董事長阮鴻獻 表示,作為云南省最大的醫藥零售連鎖企業,一心堂始終堅持以連鎖藥店終端業務為核心,以省級區域為基礎的密集擴張策略。未來三年,一心堂將以上市為契機, 新設1350家連鎖藥店,以強化公司在云南省醫藥零售市場的主導地位。
2日當天,主營滴眼液、大輸液等藥品的莎普愛思登陸上交所。莎普愛思表示,將進一步整合市場、技術、資本等各類資源,力爭成為眼科用藥領域內具有核心競爭力的企業。
與此同時,甘李藥業、昊海生物的上市之路遭遇擱淺。證監會最新披露的統計數據顯示,兩家藥企于7月1日終止審查。業界普遍認為甘李藥業此次上市夢碎,可能與去年卷入商業賄賂丑聞有關。
復星醫藥32億巨額轉讓新藥“落空”,牽動輿論神經。6月30日,復星醫藥公告稱,因受讓方SELLAS未支付已到期的轉讓余款,公司控股孫公司重慶復創決定終止《轉讓協議》。
實際上,復星醫藥高價轉讓新藥一直備受質疑。SELLAS注冊資本僅有20萬法郎,能否支付得起32億元的高價,令不少投資者擔憂。
“落空”、“流產”、“買方毀約”、“市場擔憂應驗”……媒體多對此事給予偏負面的評價?!稄V州日報》認為資本市場過于“迷信”復星醫藥,直指醫藥專利與藥品成果、市場剛需之間有很大的距離,投資者要警惕一些涉及專利的公告或有炒高自身股價嫌疑。
券商高盛高華則對復星醫藥的研發前景保持樂觀態度,認為協議終止不會對復星醫藥的財務狀況和經營造成重大不利影響,且看好復星醫藥其余研發平臺。不過高盛高華同時指出,這將會阻礙復星醫藥在研產品價值的釋放。
第二代基因測序診斷產品首次獲批
7月2日,國家食藥監總局網站發布消息,批準BGISEQ-1000基因測序儀、BGISEQ-100基因測序儀和胎兒染色體非整倍體(T21、 T18、T13)檢測試劑盒(聯合探針錨定連接測序法)、胎兒染色體非整倍體(T21、T18、T13)檢測試劑盒(半導體測序法)醫療器械注冊。這是國 家食藥監總局首次批準注冊的第二代基因測序診斷產品。
華大基因隨后證實,兩款二代基因測序儀及檢測試劑盒均為該公司產品,與合作醫院的無創產前基因檢測項目已進入重啟階段。
今年2月,國家食藥監總局和衛計委聯合通知,叫?;驕y序相關產品和技術在臨床醫學應用上使用,被業內稱作“二月禁令”。此次獲批,被認為“迎來重新開放的曙光”。
北大縱橫醫藥合伙人史立臣表示,基因測序在國內缺乏臨床數據支持,在未獲審批的情況下就開始匆忙市場化,造成市場混亂,引發監管部門的緊急叫停。此次華大基因首先獲批搶奪了市場先機,并在行業標準方面有更大發言權,其他同類公司肯定會繼續跟進。
據《證券日報》,分析人士認為,基因測序行業應用廣泛、發展空間巨大,我國因低基數、政策放開而有望實現快速增長。相關概念股獲得券商積極推薦,二級市場反應熱烈,千山藥機、達安基因、紫鑫藥業等均大漲。
一周政策摘要
1、國家食藥監總局召開發布嚴重違法醫療器械廣告行政告誡會
6月27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稽查局召開會議,對全國18個發布嚴重違法醫療器械廣告的企業進行行政告誡。醫療器械“五整治”專項行動期間,總 局重點對腰腿痛、近視眼、糖尿病和高血壓等貼敷類、物理治療類醫療器械的違法宣傳進行整治。根據醫療器械違法廣告監測情況,總局稽查局從2013年度刊播 嚴重違法廣告且2014年第一季度仍繼續刊播,并且次數較高的違法廣告中,篩選出了違法情節嚴重的20個醫療器械產品,涉及18家企業。(國家食藥監總 局)
2、國家食藥監總局啟動“十三五”規劃編制工作
7月1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在京召開“十三五”規劃編制工作領導小組第一次全體會議,研究部署“十三五”規劃編制工作總體安排,正式啟動“十三 五”規劃編制工作。會議強調,要堅持規劃的延續性,做好與食品、藥品安全“十二五”規劃的銜接。要堅持問題導向,找準問題、對癥下藥,著力解決事關食品藥 品監管大局的重點難點問題。要堅持密切結合改革,根據改革方向,做好制度設計和體系布局。要堅持統籌兼顧,不貪大求全,突出重點。要堅持科學民主,深入開 展調查研究,廣泛聽取各方意見。(國家食藥監總局)
3、衛計委回應安徽基藥招標爭議
近日,安徽省醫藥集中采購平臺掛出《關于屏蔽部分投標產品信息的通知》,遭到浙江震元、朗致集團、廣州南新、常州方圓等藥企的聯合反對,認為安徽省此舉無法律基礎,涉嫌制定歧視性條款。
國家衛計委就此做出回復,稱各地均實行以政府為主導,以?。▍^、市)為單位的藥品集中采購。今年以來,一些省份先后啟動了公立醫院藥品采購工作,充分吸收借鑒了基層藥品采購經驗和做法,具體采購實施方案應由各?。▍^、市)結合實際制定。(中國網財經)
4、國家食藥監總局回應網售處方藥解禁:銷售門檻不會降低
在剛剛結束意見征集的《互聯網食品藥品經營監督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中,網上藥店銷售處方藥禁令擬取消,引發全行業關注。國家食藥監總局法制司 司長徐景和向中國之聲獨家回應:網上藥店銷售處方藥絕不可能是目前一些人理解的“低門檻”甚至“零門檻”;與“網售處方藥”配套的規定、目錄等都在研究制 定中。這是國家食藥監總局首次就網售處方藥解禁作出公開解釋。(中國之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