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只是征求意見稿,但《互聯網食品藥品經營監督管理辦法》還是在業內引發巨大爭議。
引發爭議的是,“處方藥”出現在了征求意見稿中。這意味著,如果該辦法通過,未來處方藥或將可以在互聯網上銷售。此舉被認為是對互聯網銷售藥品的松綁。畢竟到目前為止,處方藥主要在醫院銷售。
在藥品零售界,已經有多家企業對此表示不滿,而在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內部,對此也是爭論頗多。征求意見結止日期已經過去10多天了,這個新規的未來仍不明朗。
擔心藥品濫用還是擔憂市場被分流
5月28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網站上,貼出了一則通知,要對《互聯網食品藥品經營監督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按照要求,征求意見將持續一個月。
在最初的幾天,業界還沒有太多動靜,但從6月13日開始,各種意見開始出現。當天,中國藥店醫藥電商研究中心主辦了一個座談會,與會者總結出若干互聯網銷售處方藥的好處。
6月17日,在湖南長沙也舉行了一個座談會,包括老百姓大藥房在內的多家公司或機構,總結出了松綁互聯網銷售藥品的諸多害處。
老百姓大藥房董事長謝子龍的基本觀點是,網上藥店是屬地管轄,銷售范圍卻覆蓋全國,大大加劇了監管難度和監管工作量。如果再降低網上藥店準入要求,可能會導致網上假劣藥泛濫。
6月18日,在北京,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的官員與幾十家藥品零售企業、藥品行業協會的代表坐到了一起,就上述征求意見稿交換看法。這其中,有國藥集團、上藥集團、廣藥集團、九州通、同仁堂、老百姓大藥房、華潤醫藥等藥品零售企業,也有化學藥品協會、藥品設備工業協會、藥品商業協會等組織。
一位參加了這個座談會的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座談會來得倉促,但一些外地的藥品零售企業當天凌晨三點多趕到北京,就為了當面向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的官員提意見。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的官員態度很明確:“不能等所有條件都成熟再放寬網上售藥,等條件都成熟了,我們頭發都白了。”
在這次座談會上,老百姓大藥房等企業和機構持反對意見,而包括中國非處方藥協會、中國醫藥設備工程協會等在內的大多數機構則持贊同意見。
謝子龍在座談會上提出,放寬互聯網售藥面臨四道難關:醫院處方不外流,網售處方藥難以進行;醫保報銷銜接有障礙;配送安全難保障;可能造成藥品濫用。
謝子龍以抗生素為例,認為目前雖然沒有放開處方藥的銷售,但實際上網上賣處方藥很普遍,抗生素濫用已很成問題,放開之后恐怕更成問題。藥監部門對實體藥店都監管不過來,何況網絡銷售。
在他看來,即使要放開互聯網售藥,也只能是向連鎖藥店放開,單體藥店不能放開。
而在贊同者看來,放寬互聯網銷售藥品是不可阻擋的趨勢,監管并不是互聯網售藥的障礙。
在中國醫藥企業管理協會會長于明德表示,藥品零售企業不同意放寬網上藥品交易的限制,不同意處方藥網上交易,這些意見均不妥。征求意見稿是積極改革、順應全球同行業大趨勢的。零售藥店巨頭們不能為了小眾利益而犧牲大眾利益。
“實體藥店反對的原因就是擔心消費者分流。”國家行政學院副教授胡穎廉說,在我國,80%的藥品在醫院銷售,零售藥店只能分剩下的20%的市場,如果互聯網售藥再放開,實體零售藥店擔心這本來就不大的蛋糕又將被分掉一塊。
“不是所有的處方藥都能在互聯網上銷售”
其實,不論反對者還是支持者,對這個征求意見稿的預期可能都有些過高。
按照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法規司相關負責人的說法,征求意見稿并非徹底放開互聯網售藥:“不是所有的處方藥都能在互聯網上銷售。”
據介紹,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正計劃就這個征求意見稿制定一個目錄,以界定互聯網銷售藥品的邊界。這個目錄可能會很窄,治療高血壓等慢性病的處方藥、常用但風險較小的處方藥會是這個目錄的主要內容。
除了這個限制,從事互聯網銷售藥品的企業也有明確限制,擁有實體藥店的藥品零售企業才具有申請互聯網藥品銷售的資格,而不是所有企業都可以進行互聯網藥品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