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相關機構公布數據顯示:2013年,我國網上藥店銷售規模約42億元,增長迅速。該機構還預測,今年底,我國醫藥電商的交易規模將達到68億元。
2013年,我國醫藥電子商務規模雖僅占整個電子商務市場的0.7%不到,但相比2012年的16.6億元、2011年的4億元,平均增速超過200%。而且合法網上藥店增速驚人,截至2013年底,獲得網上藥店牌照的有150家,到2014年6月增長至193家。
有業內人士表示,隨著醫藥B2C企業數量的增多,進一步帶動醫藥零售B2C網購市場的發展。據了解,目前天貓、京東等大型B2C交易平臺也參與其中,這將助力網上藥店持續高速增長。
但看似繁榮的醫藥電商,鮮有數據顯示市場盈利情況。
分析人士認為,對于醫藥電商,如何滿足消費者需求很重要,渠道只不過是滿足消費者需求的方式而已。醫藥電商作為一種新的渠道,借助互聯網與信息技術,突 破了傳統的地域、空間、時間的限制,安全性高,針對性強,能夠更好滿足消費者需求。然而,在這方面,網上藥店與實體藥店相比優勢并不明顯。
據記者了解,目前我國實體藥店布局非常密集,消費者可方便買到所需藥品。而且從安全性來看,藥品安全關系消費者健康。在假藥存在的大環境下,人們對網上 藥品的安全性疑慮重重,網店贏得消費者信任實非易事。更重要的是,從價格來看,由于國家對藥品價格嚴格控制,藥品毛利率普遍不高,加之近年來流通成本增 加,網上藥店藥品的價格優勢并不明顯。
由于這些劣勢的存在,再加上網上藥店不準銷售處方藥,消費者對網上藥店的品類認識只停留在計生用品、隱形眼鏡、醫療器械上。因此,醫藥電商雖然快速發展,但其盈利幾何卻鮮有披露。
不過,今年5月28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互聯網食品藥品經營監督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該辦法被業界普遍認為是打開醫藥電商閘門的前兆。
業內人士認為,該辦法可能為醫藥電商發展帶來三大利好:處方藥可以網上銷售,這點是目前影響最大、爭議最多的;非連鎖藥店企業或可網上售藥;允許第三方物流配送藥品。在政策的帶動下,我國醫藥電子商務或將拓寬銷售渠道,得到迅速發展。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