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新藥審批周期延長及之前重磅仿制藥申報數目偏少等原因,恒瑞醫藥2011年開始進入重磅產品投放真空期,公司業績增速也漸入低谷。但隨著“創新+仿制”思路的確定,近兩年公司仿制藥申報數量漸增,同時新藥研發也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恒瑞
醫藥董秘戴洪斌向中國證券報記者透露,未來3年內,創新藥阿帕替尼、法米替尼,生物創新藥長效CSF,以及一批重磅仿制藥產品,將集中上市,公司將迎來上市以后的第二個業績成長高峰。
恒瑞醫藥目前正處于從仿制藥向創新藥,從化學藥向生物藥,從國內市場走向國際市場的突破階段。“未來公司依靠三條主線發展,即高端仿制藥進口替代、創新藥物研發和制劑出口。”公司相關人士介紹。
業績低點已遠去
“2013年公司的基本面幾乎見底。”在興業證券醫藥分析師項軍看來,這是“坑爹”的一年,諸多不利因素撲面而來:抗腫瘤藥主力品種遭發改委行政降價,奧沙利鉑在多個省份價格受挫,創新藥上市進程延后,仿制藥獲批也較少,反商業賄賂,醫保控費……“無論是業績增速,還是新品獲批,公司的基本面都處于底部。”
作為國內化學藥的標桿
企業,恒瑞醫藥近幾年股價表現平平。公司內部人士對此解釋稱,公司近幾年業績增長不快,主要原因有三方面:首先是產品線梯隊出現斷層,仿制藥新品獲批較少;其次是創新藥上市進度低于預期;第三是老產品增速放緩,價格維護壓力大。
面對近幾年的經營困境,恒瑞醫藥已對公司戰略做出調整。首先是“仿制與創新并重”的新戰略,阿帕替尼、法米替尼、長效CSF等一批大品種創新藥正進入收獲期,數十個仿制藥也將陸續上市,一批新產品蓄勢待發;其次是積極維護老產品的定價權,公司多個主力品種已通過歐美認證,一方面為老產品增長拓寬新空間,另一方面也能夠維護老產品的價格體系。項軍認為,困擾恒瑞醫藥發展的產品線、增長空間、定價權等問題已逐步解決。
公司放棄創新藥單條腿走路的策略后,產品線已逐漸豐滿。據公司介紹,近2-3年的在研品種多達70個,其中1類新藥20個以上,3類新藥近30個,6類仿制藥近20個,產品線除涵蓋傳統的
腫瘤、麻醉、造影等優勢領域外,已拓展至糖尿病、心血管、超級抗生素、血液系統等多個潛力大病領域。“從2014年開始,公司將迎來新產品的集中收獲期,預計未來5年每年都能有4個以上品種獲批。”前述內部人士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