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4/11/14 0:00:00 來源:
未知
浙江在線11月14日訊 醫院多開藥再也賺不到錢;醫療人才和技術都往縣級、鄉鎮醫院傾斜……這都是溫州公立醫院改革的內容。
溫州公立醫院改革,目的在于破除醫院“以藥養醫”的弊端,引導醫院提升醫療水平和服務。同時,調節醫療資源的合理配置。2012年12月31日,29家縣級公立醫院改革開始,2013年12月31日,市級公立醫院改革也拉開帷幕。
如今,改革效果如何?市衛生局昨日發布了2014年前三季度市公立醫院改革的數據分析,經換算得知,今年前三季度,出院病人(即:住院病人)的人均醫藥費減少了600多元;而縣級醫院迎來患者回流,門、急診病人數量就增加了200多萬。
出院病人人均少花約617.62元
【政策回顧】
改革方案中,切入點就是“藥品零差率”銷售,也就是醫院的藥品均進價買,進價賣。曾經,醫院被允許用藥可以加成15%銷售,改革后,加成被取 締。醫院多開藥或不合理用藥都無法賺取利潤。而且,溫州市醫院所有藥品的采購價均由浙江省藥械采購中心統一招標確定,各家醫院藥品銷售價格全部相同。
而與“藥品零差率”配套的,則是診查費、護理費、治療費、手術費、床位費等五類醫療服務費在原基礎上有所上調。市衛生局曾介紹,此舉目的則在于 給醫院以正確的引導,不用開藥來賺錢,而是將更多的資源及精力,轉移到醫療水平和服務水平中去。同時,醫療服務費漲價有嚴格控制,改革中規定“醫療服務價 格調整后增加部分不應超過藥品差價的90%”。
【數據統計】
今年1-9月份,39家縣級以上醫院(不含附屬眼視光、口腔醫院)中,門診、急診病人(統計口徑稱為:總診療人次)中,人均醫藥費用 201.47元,同比增長4.90%,其中藥費111.09元,同比增長0.48%;而出院病人(即:住院病人)中,人均醫藥費8093.58元,同比下 降7.09%,其中藥費3217.89元,同比下降6.98%。
記者換算了一下,出院病人的人均醫藥費下降最明顯,和去年1-9月比,每人少花了約617.62元,其中,包含藥費241.46元。而門、急診病人的費用則有微幅上漲。
為什么會出現這種區別?市衛生局醫政處鄭云蒸處長解釋,事實上,門、急診的醫藥費上漲幅度是在預計范圍內的。她介紹,因市民健康意識、生活水平 的提高,以及醫療水平的提高等各種因素影響,每年的人均醫療費用都會在一定程度上上漲,因此,在藥品零差率實施之后,出現微漲是在合理范圍內。
然而,住院病人人均醫療費用卻跌得比較厲害,她分析,首先,這是“藥品零差率”帶來的影響,另一方面,可能與公立醫院的綜合改革及精細化管理有關,也就是說,醫院加強了醫護人員對病人合理用藥的管理,過度用藥有了一定控制,因此住院病人的醫藥費降了不少。
縣級公立醫院的病人有“回流”
【政策回顧】
縣級公立醫院改革中,有一項“兩下沉、兩提升”舉措。2012年12月31日縣級公立醫院改革實施以來,該措施隨之推出,借以提高縣級醫院醫療 水平。其中,“兩下沉”指優質人才、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兩提升”則指服務能力、服務質量的提升。具體措施則是采取市級醫院與縣級、鄉鎮醫院“結對幫 扶”。
如在2013年,市級醫院累計下派醫師451人前往縣級、鄉鎮級醫院幫助提升醫療服務水平。而在今年1-9月,全市又派遣了601名醫生到縣級醫院和社區醫院服務,累計服務時間為2.28萬天。
【數據統計】
今年1-9月,全市32家縣級公立醫院門、急診病人診療人次為1130.59萬人次,較去年同期增長22.66%,出院病人為29.02萬人 次,較去年同期增長18.86%。而省、市級公立醫院的門、急診病人和出院病人的同期增長率分別為6.15%和15.28%。縣級公立醫院的病人增長率遠 高于省、市級醫院。
按數據換算,前三個季度,縣級公立醫院的門、急診病人接診量就增加了約208.86萬多人次,出院病人則增加了約4.6萬。增長率分別比省、市級醫院高了16.51和3.58個百分點。
為什么一下子縣級醫院多了這么多病人?并且增長幅度還這么快?鄭云蒸解釋道:“因為,這些增加的病人中,有很大一部分就是‘返鄉’病人。”簡而 言之,許多縣(市、區)的病人,曾因為縣級醫院的醫療水平不夠,只能跑市區就診,而如今,因縣級醫院診療水平的提高,他們到縣級醫院就診就可以解決問題。
同時,她談到,接下來要開展的“分級診療”,也是倡導“小病小看,大病大看”,引導病人先在基層醫院就診,為此,病人一生病就跑大醫院的理念需要改變。而從這次公立醫院改革的總結數據來看,市民就醫觀念的轉變還是有一定潛力的。
醫生一刷卡病人病情全知曉
【政策回顧】
鄭云蒸介紹,與公立醫院改革配套實施的,還有“診療信息共享”。這也屬于公立醫院改革中提升醫療水平、服務水平的項目之一。
所謂診療信息共享,就是患者在各家不同醫院的就醫情況,都會融合在市級衛生機構的“健康云”平臺里,病人就診時帶上社保卡或就診卡,醫生只要一 刷卡,就可以看到病人之前在別的醫院的就診記錄,包括門診處方結果、門診診斷結果,檢驗結果數據和部分檢查數據(暫時先開放放射科檢查數據)等。
按照計劃,從本月開始,溫州市9家省、市級醫院將實現診療信息共享;今年年底,各縣(市、區)共41家二級以上醫院(包括省市9家)也將實現診療共享;明年,這個范圍將擴大到溫州地區283家鄉鎮衛生院。
【現實效果】
近日,在市人民醫院、市中心醫院等五家市屬醫院,已經完成了一年內的診療數據共享,并且,每日所產生的數據還在實時上傳中,接下來,省級醫院附一醫、附二醫的資料也在陸續上傳中。
診療共享會帶來一些新變化,診療信息共享之前,病人看病必須帶上病歷在內的所有診斷資料過去,醫生再根據這些資料來了解病情,做出診斷。因資料 有遺漏、丟失的風險,可能會影響到醫生對于病人病情發展的綜合判斷。如今,該系統的建立,相當于給每個病人設置了“個人健康檔案”,減少了不必要的重復檢 查、重復用藥,提高診治的精準程度。如今,該項目正在推進的過程中。
標簽: 醫院改革 責任編輯: 施菲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