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4/12/1 0:00:00 來源:
未知
中華文化的本質、品格、哲理深刻地體現于中醫文化之中,也創造了中醫養生的根本優勢。在哲理上,天人合一,和而不同,二元辯證,整體論等中華文化的核心理 念,都體現出中華民族特別重視世界萬物彼此之間的關聯,并以“中和”(陰陽平衡)作為處理各種關系的原則。“中”即不走極端,“和”即不對抗。這種“中 和”哲理形成了中醫具有獨特的個性和優勢,也讓中醫文化成為中華文化最系統、最生動、最具體、最切身的載體,打開中華文化寶庫的鑰匙。所以說,中醫,上可 治國,中可治人,下可治病。前不久,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副委員長、著名文化學者許嘉璐提出,中華文化“一體兩翼”,一體就是中華文化的理念,包括倫理道德, 一翼是中醫文化,一翼是茶文化。
當今,人們的思想觀念、健康理念、生態生活環境、工作生活方式以及健康需求都在發生著深刻的變化,對中醫養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就從中醫哲理的根本優勢談點中醫養生的粗淺認識。
天人相應,順應自然方能達到身體最佳狀態,謂之“體養”。一個人的身體健康取決于順應天地人自然系統外在大天地的統一和人自身五行內在小天地整體的協調,尤其是注重人與自然環境的協調統一。
天地人中和通方能達到心理最佳狀態,謂之“心養”。健康是人類生命存在的狀態,是一個整體的、動態的、辯證的概念。我國中醫體質學對健康有著獨特的認 識,認為健康是指不同個體在生命過程中與其所處環境的身心和諧狀態,及其表現對自然及社會環境良好的自適應調節能力。這里我想從茶文化的角度講一點“心 養”的認識。茶是進入人精神世界的通道,是打開智慧、健康、幸福的大門。喝茶品茗、含蓄內斂、寧靜致遠,可以調節人的心態和情緒,獲得養性修德的功效。
總而言之,養生之道就是循天之道養其生。心理影響生理,生理影響身體,心理、生理滋養續循哲理。法無定法,因人而異,理有常理,順其自然。養生之道,從 心開始。中醫是醫人的科學,深化認識,潛力無窮。希望中醫文化與茶文化共融于中華文化的大一體中,為醫人養生發揮出更大的作用。
全面推進中醫藥健康服務發展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政策法規與監督司司長 桑濱生
2013年9月28日,國務院印發了《關于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這是我國首個指導健康服務業發展的綱領性文件,涵蓋了醫療服務、健康管理與 促進、健康保險以及相關服務,涉及藥品、醫療器械、保健用品、保健食品、健身產品等支持產業,其目的就是維護和促進人民群眾身心健康。發展健康服務業是深 化醫改、改善民生、提升全面健康素質的必然要求,是進一步擴大內需、促進就業、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舉措,對于進一步深化醫改,充分發揮中醫藥作用,滿 足人民群眾多層次、多樣化的健康需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具有重要意義。
就中醫藥健康服務發展,要充分認清中醫藥在促進我國健康服務業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充分認清國家推動健康服務業發展將為中醫藥發展創造新的領域和空間。
要改革創新,科學謀劃,全面推進中醫藥健康服務發展。一是加強中醫藥健康服務的頂層設計,二是大力發展中醫醫療服務,三是大力發展中醫養身保健服務,四 是提升中醫養生保健服務水平,五是探索中醫養生保健服務模式,六是發展中醫特色康復服務,七是培育中醫養生保健人才隊伍,八是健全中醫藥法律法規體系和政 策體系。
總之,加快中醫藥健康服務發展意義重大,使命光榮,任務艱巨。希望大家高度重視,加強協作,把中醫藥健康服務做大做強,為建成小康社會奮斗目標貢獻力量。
健康服務業前景廣闊
浙江省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副主任 徐潤龍
健康服務業涉及藥品、醫療器械、保健用品、保健食品、健身產品等支撐產業,覆蓋面廣、產業鏈長,發展潛力巨大、市場前景廣闊。
健康服務業對建設“兩富”現代化浙江具有重大現實意義。一頭連著經濟,既是是新興的朝陽產業,是穩增長、調結構,加快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突破口。一頭連著民生,惠及人人的民生工作,是促改革、惠民生,提升全民健康素質的必然要求。
從經濟角度看,健康服務業被認為是未來最有前景和最為重要的戰略新興產業,已經成為各國爭相發展的朝陽產業。
我省社會資本充裕、市場機制靈活,醫療服務、生物制藥、現代中藥、健康信息服務等產業基礎較好,社會資本投資意愿強烈,發展健康服務業具有良好的基礎和一定的優勢。
正是基于健康服務業的戰略地位,今年年初省政府工作報告把健康服務業列為能支撐我省未來發展的7大萬億級大產業之一。
目前,我省醫療服務、健康管理、健康信息服務等健康服務業相關產業已經具備一定的發展基礎,并涌現出了一批在全國領先的行業領軍企業,主要集中在醫療服務、生物醫藥、健康養老、健康旅游等領域。
下一步,浙江省健康服務業發展中,將加快形成多元辦醫格局,大力發展商業健康保險服務,加快發展健康養老服務,拓展社區健康養老服務,支持發展中醫藥醫 療保健服務,積極發展健康管理服務,創新發展健康信息服務,全面發展健康旅游和文化服務,培育健康服務業相關支撐產業。
在健康服務業發展過程中,浙江省開創出7項重點改革創新舉措。統籌管理公立醫院資產,優化資產配置效能,推動建立現代醫院管理制度,提高公立醫院運行活 力和服務效率;發展混合所有制醫療機構;允許醫保個人賬戶余額購買商業健康保險;推進全科醫生簽約服務;完善醫師多點執業政策;設立健康產業投資基金;制 訂健康服務業用地保障及抵押貸款政策。
大力發展中醫藥健康服務業
浙江省中醫藥管理局局長 徐偉偉
中醫藥健康服務業服務模式是以建立 “治未病”為基礎,融健康文化、健康管理、健康保障為一體,通過培育一批中醫藥健康服務示范基地,形成一批中醫藥服務產業集群,提升中醫藥健康服務業總規模,并帶動相關產業發展,成為推動經濟社會轉型發展的重要力量。
2014年10月28日浙江省衛生計生委等部門印發了《關于促進中醫藥健康服務業發展的實施意見的通知》,提出了大力發展中醫藥醫療服務、全面發展中醫 藥預防保健服務、加快發展中醫藥健康養老服務、規范發展中醫藥養生保健服務、積極發展中藥產業、創新發展中醫藥健康旅游服務、繁榮發展中醫藥文化服務、加 強中醫藥國際交流八大任務,明確了將中醫藥發展納入省政府發展戰略、完善補償機制、加快人才培養、落實社會資本辦醫政策、營造支持中醫藥發展氛圍、加強行 業監管、加強信息化建設七大保障措施。《通知》內容亮點頗多,如中醫服務價格適時放開、中醫知識進教材、列入省政府發展戰略。
那么,中醫院如何主導參與中醫藥健康服務業。首先要培育和發揮中醫藥優勢,其中包括實行醫院、社區、家庭、學校發展模式;成立“治未病”中心;打造非物 質文化遺產,擴大中醫藥影響;建立博物館、百草園、文化園地、網站、院報等,向社會開放;重視中藥制劑,開發院內制劑,優質優價,使用“浙八味”,影響中 藥產業;與當地旅游景點結合,推出健康旅游;促進醫養結合;研發中醫器械。其次要面向居民普及中醫養生保健知識,讓他們了解基本理念和知識、健康生活方式 和行為、常用養生保健內容。如要保持心態平和,適應社會狀態,積極樂觀地生活與工作;起居有常,順應自然界晨昏晝夜和春夏秋冬的變化規律,并持之以恒等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