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4/12/29 0:00:00 來源:
未知
近日,海南省物價、衛計、人社等三部門聯合下發通知,調整縣級綜合改革公立醫院醫療服務價格。從2015年1月1日起,海南將取消藥品加成,提高診查費、床位費、護理費等醫療服務價格,推進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全面實施。(12月28日人民網)
消藥品加成是告別“以藥養醫”的必然要求,也是公立醫院醫療服務彰顯公益性應有之義,然而在取消藥品加成同時,又提高醫療服務價格,以此消彼長搞平衡不免讓人隱隱擔心,“以藥養醫”是否變換馬甲淪為“以服務養醫”?
這種擔憂并非空穴來風。并非所有藥品都納入醫保報銷范疇,就像原衛生部部長高強吐槽所說那樣,“越是貴重的藥、越是進口的藥物、越是一些療效好 的藥,都不報銷”,經濟承受能力不同患者在診療選擇藥品時會呈現較大差異,加上患者享受服務種類與等級迥然不同,致使醫療服務價格亦會呈現多樣性。有的患 者在此消彼長、一升一降中確實能夠感受到看病負擔減輕,但有些患者或許負擔并未減輕,甚至個別患者還會因服務價格上漲而加重。醫院是“堤內損失堤外補” 了,于患者而言豈非“羊毛出在羊身上”?
“以藥補醫”或“以藥養醫”本身就不合理,公眾對此詬病已久,患者在醫院購買藥品與藥品采購價究竟應該存在多大價格差,才能支撐起“以藥補醫” 模式,似乎職能部門并無明確細致規定,為醫院各自為政預留了較大彈性空間。很多時候醫院服務價格與服務質量并不匹配,提高醫療服務價格,但服務質量并不見 得水漲船高相應提升。值此現實境況,即便全面取消藥品加成,然而醫療服務價格卻全面上漲,這一降一升之間,醫療回歸公益的誠意不免引發公眾關于“朝三暮 四”的聯想。
醫院徹底告別“以藥補醫”模式,既回歸醫院公益性,也有利于改善醫患關系。告別“以藥補醫”的根本支撐應該是提升醫院內部管理水平和政府增加財 政補貼,而不是提高醫療服務價格。因為這很容易從“以藥養醫”滑向“以服務養醫”,不但不能使患者負擔減輕,還可能由此抬高到一個新水平。這就必須要對醫 療服務價格予以合理定位。
醫療服務價格提高到什么水平,不能由醫院自己決定,決定權應該在財政、審計、衛生監管等職能部門。要由上述部門對醫院告別“以藥補醫”運行狀況 進行全面細致調查研究,而后對醫療服務價格上漲幅度以及財政資金補貼額度進行科學匡算,再出臺指導性文件,統一規范醫療服務價格。只有這樣,醫院才可能在 走出“以藥補醫”模式之后,不至于又陷入“以服務補醫”泥沼不能自拔,救死扶傷醫療事業逐步回歸公益性才值得期待。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