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5/1/26 0:00:00 來源:
未知
今年“兩會”,九三學社上海市委提交的提案《關于推進有效安全低價藥品的市場健康發展的若干建議》又一次指向了備受社會關注的低價藥問題。
目前,醫藥市場上諸多國產藥物由于價格過于低廉被迫停產,但臨床醫師及患者對有效、安全的經典老藥還有需求。去年4月,國家發改委發出《關于做好常用 低價藥品供應保障工作的意見》,放松低價藥價格限制,擬從多方面著手破解常用低價藥品供應保障難題,但問題仍未得到根本解決。
九三學社上海市委就有效安全低價藥品市場供求進行了調查,提案認為,導致低價藥短缺的原因可能涉及藥品生產、流通、監管、市場需求等多方面因素,應當專門針對安全有效的低價藥建立合理定價制度,并探索調整低價藥的采購制度。
國家發改委去年5月公布了低價藥清單,涉及500多個品種中的1000多個劑型。其中低價藥日均費用(最小單位價格與平均日用量的乘積)標準為:西藥 不超過3元,中成藥不超過5元;因成本、價格或用法、用量發生變化,導致具體品種日均費用發生變動的,要及時進入或退出低價藥品清單。
根據調查,上海醫藥市場低價老藥缺失現象嚴重,共有167種低價藥品在市場供應中消失,其中僅少量藥品可以找到替代藥物。這167種藥品的價格主要集中于0.1元-10元之間,低于1元的占59.88%。
根據受訪醫生提供的情況,66.67%醫生會向藥劑科反映“臨床上需要這些低價有效藥品”;83.33%藥劑科“經常收到患者對老藥脫銷的投訴”。低價又安全有效的藥品在市場上消失,給市民造成了很大的困惑和經濟壓力,成為醫患關系緊張的潛在因素。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