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5/2/10 0:00:00 來源:
未知
一月:衛計委發布《關于加快發展社會辦醫的若干意見》
2014年1月9日,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聯合發布《關于加快發展社會辦醫的若干意見》要求,各級衛生計生、中醫藥行政 管理部門要轉變政府職能,強化行業指導,將社會辦醫納入區域衛生規劃統籌考慮,持續提高社會辦醫的管理和質量水平,引導非公立醫療機構向規模化、多層次方 向發展,實現公立和非公立醫療機構分工協作、共同發展。
【影響】
引入社會資本辦醫,能夠減輕政府辦醫支出壓力,使有限資金更多投向需方,改善醫療資源配置情況,利用鯰魚效應提高公立醫療機構效率,也有利于合 理分流部分病人,從而理順醫療體系,化解中國的醫療服務市場的結構性矛盾,緩解資金壓力和醫療服務供需矛盾。醫療服務類上市公司以及已經投資辦醫的醫藥類 企業有望首先從中受益。
二月:衛計委公布2014年醫改工作重點
2月10日,衛計委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全國衛生計生工作會議情況和2014年衛生計生工作要點。國家衛生計生委宣傳司副司長、新聞發言人姚宏 文介紹了2014年醫療改革工作要點。2014年的醫改的八個重點工作是:一是加快推進公立醫院的改革、二是繼續鞏固完善基層的運行新機制、三是加快建立 分級診療制度、四是完善基本藥物政策、五是提高基本醫保制度的保障能力、六是積極鼓勵社會辦醫、七是創新人才的培養機制、八是加快人口信息化建設。
【影響】
破除“以藥補醫”機制為關鍵環節,理順醫療服務環節,增加政府投入,推動建立科學補償機制和適應行業特點的人事薪酬、績效評價機制,控制醫藥費用的不合理的過快增長。同時要啟動實施第二批縣級公立醫院改革試點。
三月:國務院頒發《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
3月7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簽署的《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已經2014年2月12日國務院第39次常務會議修訂通過,修訂后的《醫療器械監督 管理條例》正式公布,自2014年6月1日起施行。與該法規相配套的,還我醫療器械多部規章制定,2014完全可以稱為醫療器械“政策年”。
【影響】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我國本土器械公司多集中于常規性消耗品種的低端市場,國內企業在高端影像、高值耗材(如內窺鏡等)等領域仍然處于弱勢地位,未來進口替代的空間巨大。在政策支持、自身技術、人才以及資金積累的基礎上,國內企業正面臨重大發展機遇。
四月:各地醫療器械“五整治”專項行動具體實施方案均已出臺
按照總局醫療器械“五整治”專項行動動員視頻會議部署和行動方案要求,全國31個省(區、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迅速行動,成立專項整治行動領導小組,并結合實際,制定本省《醫療器械“五整治”專項行動具體實施方案》,全面開展醫療器械“五整治”專項行動。
【影響】
伴隨醫療器械成為今年各路資本競逐的標的,行業并購浪潮將繼續涌動,而此時啟動整治醫療器械行業的專項行動將促進行業有序發展,醫療器械的市場經營環境將得優化,有助于加速企業優勝劣汰。
五月:衛計委等六部門聯合印發《關于保障兒童用藥的若干意見》
5月30日,國家衛生計生委等六部門聯合印發《關于保障兒童用藥的若干意見》。該《意見》從鼓勵研發創制、加快申報審評、確保生產供應、強化質量監管、推動合理用藥、完善體系建設、提升綜合能力等環節,對保障兒童用藥提出了具體要求。
【影響】
兒童用藥管理將進一步規范。適宜的兒童劑型、規格恢復或投入生產,相關藥品的兒童用藥信息得到補充和完善,對于進一步促進醫患和諧,保障兒童用藥安全,維護兒童的健康權益都將產生積極的影響。
六月:衛計委公布《關于做好常用低價藥品采購管理工作的通知》
6月5日,國家衛計委公布《關于做好常用低價藥品采購管理工作的通知》,對低價藥采購管理工作提出了指導意見。明確了低價藥采購具體措施由各省 出臺,基層醫療機構和公立醫院實行分類采購管理;注重質量,優先采購通過新版GMP認證的企業藥品;促進低價藥的臨床使用;對用量小、市場供應短缺的藥品 試點國家定點生產等措施。
【影響】
配套政策的出臺將大大加速低價藥市場的發展,對低價藥生產企業構成利好,尤其是具有以下特征的品種:1,療效確切且最好是某細分領域存在不可替 代作用的品種;2,提價后能夠加大費用投入以推動銷量提升的品種;3,獨家品種提價潛力更大,理論提價空間決定毛利提升空間;4,“低非基”與“基低藥” 受益程度最大。
七月:發改委——藥品自主定價大門逐漸敞開
7月23日,發改委擬放開部分藥品價格的征求意見稿對外曝光。意見稿稱,發改委有意放開非處方藥、非醫保目錄等藥品價格,實行市場調節,由企業自主定價。
【影響】
江西已經放開601種省管非處方藥(OTC)品種價格,30個重點監控的非處方藥品種的價格5跌1升24平,價格總體穩定,市場供應正常。
八月:衛計委出臺埃博拉出血熱診療方案
為預防和治療埃博拉出血熱,衛計委下發了《埃博拉出血熱診療方案》,指出該病目前暫無特效治療措施,主要以對癥和支持治療為主,注意水、電解質平衡,預防和控制出血,控制繼發感染,治療腎功能衰竭和出血、DIC等并發癥。
【影響】
受衛計委高度重視和埃博拉疫情持續蔓延的消息影響,埃博拉概念股或將受到市場游資的持續熱炒。A股市場達安基因(行情,問診)表明表示正研制埃博拉相關試劑,振東制藥也表態將積極應對埃博拉疫情。埃博拉概念股萊茵生物、魯抗醫藥、福安藥業、聯環藥業等或將持續熱炒。
九月:國務院新政,醫藥減稅
國務院常務會議在減輕企業負擔、促進制造業轉型升級的方向上再出實質性舉措。會議要求,加快落實完善固定資產加速折舊政策,努力用先進技術和裝 備武裝“中國制造”,推出附加值更高、市場競爭力更強的產品,并提出將根據實施情況,適時擴大政策適用的行業范圍。會議提出,對于生物藥品制造業、專用設 備制造業等2014年1月1日后新購進的固定資產,允許按規定年限的60%縮短折舊年限,或采取雙倍余額遞減等加速折舊方法,促進擴大高技術產品進口。
【影響】
固定資產加速折舊在所得稅之前扣除,直接的好處是減輕企業所得稅負擔,增加企業的流動資金。這個政策出臺可以讓企業樹立一個理念,即必須加快對固定資產的更新改造,加快企業設備的更新,促進新產品的研究和開發,這會給企業帶來深刻的變革。
十月:2015版《中國藥典》編制進入后期階段
10月,國家藥典委員會秘書長張偉在“2014年注射劑工業大會”上表示,2015版《中國藥典》(以下簡稱2015版藥典)編制工作已進入后 期階段。按照編制大綱確定的目標和“進度服從質量”的原則,各項工作穩步推進。從總體情況看,2015版藥典收載品種的安全性、有效性以及質量控制水平又 有了新的提高,基本實現了“化學藥、生物藥達到或接近國際標準,中藥主導國際標準”的總目標。
十一月:發改委下發《推進藥品價格改革方案》
11月25日,國家發改委下發《推進藥品價格改革方案(征求意見稿)》,明確表示,“取消藥品政府定價,通過醫保控費和招標采購,讓藥品實際價格由市場競爭形成。從2015年1月1日起,取消原政府制定的最高零售限價或出廠價格。”
【影響】
這就意味著,在藥品市場有足足23%份額的政府定價產品,將從政府“計劃”定價中過渡到市場決策。有統計稱,此次改革將涉及2700余種藥品。
十一月:中醫藥法醞釀30年有望出臺政府力推中藥研制
11月5日,通過國家衛計委召開的“衛生計生法治建設和執法監督有關情況發布會”上了解到,國家衛計委正在加快推進《中醫藥法》的立法工作,目 前《中醫藥法(征求意見稿)》已經完成公開征求意見,國務院法制辦等有關部門正在將征求意見匯總,并根據意見進一步對草案修訂完善。但何時出臺,目前官方 尚沒有確切的時間表。
十二月:藥品政府定價將取消仍受醫保和招標限制
執行近20年的藥品政府定價,或將于2015年元旦終結。雖然政府有意引導藥品實際交易價格由市場競爭形成,但是取消藥品政府定價后,藥品價格仍將受到醫保控費和招標采購的約束,同時,醫療機構或將以價格談判者的身份加入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