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5/3/9 0:00:00 來源:
未知
“出廠價20多元一盒的抗癌中成藥蘆筍片,醫院售價達180多元。”當前,一些抗生素新藥、抗癌類藥品價格虛高的現象普遍存在。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破除以藥補醫,降低虛高藥價”,兩會代表委員表示,藥品藥材的質量關系到群眾健康,藥價的高低關系到群眾的切身利益。
90%的藥品有50%的降價空間
“90%以上的藥品都有降價空間,價格砍掉50%,一點問題都沒有。”在廣西代表團的小組討論會上,全國人大代表、廣西花紅藥業董事長韋飛燕一語驚人。
“10多年來,政府實施藥品降價30多次,但卻‘越降越高’。”從事制藥工作30多年的韋飛燕坦言,藥企不是不想降,而是不敢降。這里有一系列的中間 環節,醫院的回扣是其中之一。全國人大代表、廣西欽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副院長張福維說,藥商出售藥品,早已將回扣計算在藥價里,藥價越高,回扣越高。
“大多數藥企并沒有從藥品差價中得利。”韋飛燕表示,以回扣促銷量,搞得藥企都很累,有的甚至違規拿學術會議等發票來充抵。
“藥品價格在醫改中最敏感、最復雜。”全國人大代表、河南輔仁藥業集團董事長朱文臣說,藥品出廠價包含約15%至20%的提成,是業內潛規則。藥價虛高,是在藥品流通環節中層層提高的。最終,患者從醫院拿到的藥價更高了。
藥價為何走不出“高回扣”怪圈
張福維說,雖然有些地方試點醫改,但始終是碎片式的,治標不治本,難以走出以藥養醫的怪圈。
據調查,制藥企業面向全國銷售,并在各省市制定銷售計劃,根據當地的銷量來定價格。一旦有的試點價格降了,其他地方勢必也要求跟著降價。朱文臣說,實際上,降價并沒有使制藥企業的銷售量上升,反而下降了。
“醫生的利益空間沒有了,誰來給你開藥?對于制藥企業來說,銷售量自然也就降下來了。”韋飛燕坦言,降下去的價格實際上就是回扣。取消了回扣,藥品銷 售的積極性至少下降80%。“藥品招標實在令人難以理解,用藥者和付款者不談價不定價,談價定價者不用藥也不付款。誰對藥品的療效負責?實際沒有。”韋飛 燕說,不斷變花樣的藥品招標,還是萬變不離其宗。制藥企業擔心,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沒有回扣就沒有銷量,這就是藥企打價格保衛戰的真實原因。
“同一名字的藥品,不同的廠家價格能差10倍,我們想知道,高價藥品貴在哪里,低價藥品質量水平是否達標。”張福維說,目前國家對藥品、醫用耗材的定價是由企業報價,物價局審批形成的。價格與成本差距大,形成高回扣,同時也給賄賂醫務人員留下空間。
藥品價格由誰定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取消絕大部分藥品政府定價”。那么,藥品價格由誰來定價?
“藥品價格應該由市場來決定。”朱文臣說,降價必須是建立在企業自愿的基礎上才能實現,政府用行政手段強行降價走不通。
全國人大代表、河南宛西制藥董事長孫耀志說,我國醫保產品已經實施電子監管碼,企業生產的每一盒(瓶)藥品,都會上傳至國家食藥監總局網站數據庫。各 制藥企業每年銷售的醫保藥品,醫院購進的藥品數據都有據可查。韋飛燕認為,既然放開政府定價,藥品降價可以通過市場的“量價”談判機制實現。她建議,列入 國家財政支付的醫保藥品、耗材,由國家層面指定機構與生產廠家做“量價”談判,實行全國統購。
對此,朱文臣表示,制藥企業一定會考慮在得到總銷售量的承諾后才可能降價,而且是全國統籌總量采購,可分省發貨配送。如果單省試點難以實現企業自愿降價。
張福維建議,改革藥品定價體系,由審計和藥品監督等多部門參與,實施異地審計。合理地核算成本,防止地方保護主義;二是逐漸減少或者取消中間環節,增 加國家基本用藥的基本數量。“實現藥品、耗材價格下降50%,這筆降價將獲得巨大的費用空間,可用于支付醫院開支和補貼診療費的提升。”張福維說。據新華 社
-相關新聞
降價大年?地方招標困擾藥企
2月底,千呼萬喚的公立醫院藥品集中招標采購新規亮相。這也意味著,2015年各地藥品招標“盛宴”徐徐開啟。不過,從此前湖南等地的藥品集中采購方 案來看,不少藥企嗅出不妙的信號,中標價下降幅度超出預期,湖南部分輔助藥降價30%左右。要價還是要量?這讓藥企備受困擾。
集中采購方向不變
2月28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完善公立醫院藥品集中采購工作的指導意見》。《指導意見》明確,醫院使用的除中藥飲片之外的所有藥品,均應通過省級藥品集中采購平臺采購,鼓勵省際跨區域、專科醫院等聯合采購,采購周期原則上一年一次。
記者接觸的深圳券商研究員分析,原本大家以為2014年是招標大年,所有醫藥企業都準備迎接一場“盛宴”,最終“雷聲大、雨點小”,根本原因就在于公立醫院藥品集中采購指導文件遲遲未出,很多地方在等政策落地。
《指導意見》出爐,意味著衛計委主導的省級藥品集中采購依然是未來一段時間內最主要的藥品采購模式,藥品集中采購的大方向得以明確。他判斷,2015 年藥品招標將大規模展開,后續各省的具體招標方案有望陸續出臺。上半年主要集中在基藥招標,下半年應該會做非基藥招標,而低價藥掛網工作的執行將貫穿全 年。
實際上,目前招標大幕已徐徐開啟。從招標進度看,河北、山西、黑龍江、遼寧、浙江、福建、江西、湖南、陜西等省市已經啟動新一輪基藥招標,預計2015年上半年完成。
地方招標降價優先?
然而對藥企來說,“赴宴”并不輕松,量價如何取舍備受煎熬。
1月21日,湖南省公布《關于藥品集中采購議價談判與競價藥品報價相關事宜的通知》,明確由60名副高職稱以上的醫藥專家組成藥品集中采購評審專家委 員會,負責湖南省新一輪藥品集中采購投標藥品的主觀分評審和議價等工作。2月初,中國藥促會撰文發難,專家提出建議價時,僅以降價作為最終目的。有的第一 輪專家建議價直接在投標指導價的基礎上砍掉50%。有的專家不考慮企業給出還價理由,第二輪建議價僅在第一次建議價基礎上上浮幾分或者幾毛錢等問題。
“據我們了解,對于湖南的招標結果,一些企業干脆棄標了。對價格壓得太厲害了,藥品招標價是牽一發而動全身的事,不少省份會以新一輪全國最低中標價的 平均價作為限價,也就是說,你在這個省中標價降得厲害,其他省份也得這樣,整個價格體系都亂了。”江蘇一家中型藥企負責人稱,要價還是要量,這是困擾企業 的問題。他擔心,2015年招標大年將成“降價大年”,各省藥品招標降價會一波接著一波襲來。
行政管制逐步淡出
據媒體報道,對于外界質疑,湖南省衛計委黨組書記詹鳴回應稱,從本輪藥價降幅來看,基本藥物降幅最小,其中最低降幅僅0.02%,臨床必需用藥降幅較小,降價幅度較大的是輔助藥和仿制藥,部分輔助藥降價30%左右。這多少也能看得出未來的降價風向。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指導意見》明確規定,落實帶量采購。而從上海、四川最近招標動態來看,“帶量采購”將正式成為招標年的大風向。
在業內人士看來,量價掛鉤如果執行得當,能夠避免因單純追求低價格而造成產品質量下降的風險。而由于有采購量的彌補,企業對中標價格的進一步調整更具承受能力。
深圳一位研究員更是提出,《指導意見》有些規定相對模糊,是希望各地按照自己對政策的理解,采用不同方式探索藥品招投標改革。尤其是,婦兒專科非專利藥品、急(搶)救藥品等直接掛網采購,由醫院與掛網生產企業議定成交,已經走出了價格放開的一大步。
他判斷,行政權力管制會逐步淡出藥品招標,未來藥品招標會迎來顛覆性的改變。據金陵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