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5/3/10 0:00:00 來源:
未知
“90%以上的藥品都有降價空間,價格砍掉50%,一點問題都沒有。”在廣西代表團的小組討論會上,全國人大代表、廣西花紅藥業董事長韋飛燕一語驚人。
藥價虛高已被議論了很多年,相關部門為此也想了很多辦法,比如推出國家基本藥物制度,比如公立醫院實行省級藥品集中招標采購,比如10多年 來政府實施藥品降價30多次……但是現實很殘酷,帶有行政色彩的這些辦法,沒有起到理想的效果:藥品從出廠到患者手中,近百倍的中間利潤都不罕見,同一名 字的藥品,不同廠家價格竟能相差10倍……身為藥企董事長,韋飛燕代表“90%以上的藥品價格砍掉50%一點問題都沒有”的言論貌似驚人,實則可信度極 高。
藥企董事長都吐槽藥價高,似乎有點不符合邏輯,因為藥企理應是藥價虛高的直接受益者才對;但實際上,大多數藥企并沒有從藥品差價中牟得暴 利,虛高的藥價中相當大的部分是用來支付中間回扣的——連葛蘭素史克之類跨國藥企,在華也頻曝賄賂門,整個醫藥行業的商業賄賂與高額回扣歪風之甚,由此可 見一斑。在整個藥品流通環節,醫藥公司、醫藥代表、藥品招標部門和專家、醫院、醫生等等,分別攫取了不菲的利潤,最后全部匯聚到藥品價格中,由消費者來埋 單。
事實證明,通過行政手段強行降價走不通;為此,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取消絕大部分藥品政府定價”。這意味著,藥品價格將由市場來決 定。問題是,藥品集中招標本身就近似某種區域壟斷,在以藥養醫尚未破除的背景下,醫院進誰的藥、醫生開誰的藥,同樣不存在充分的競爭基礎,尤其是那些人滿 為患的好醫院大醫院,哪個藥企敢得罪?“藥企不是不想降,而是不敢降”的藥企代表言論,或許存在矯情成分,但是“醫生的利益空間沒有了,誰來給你開藥”確 屬實際顧慮。
藥品價格的市場化,必須有終端醫療機構的用藥市場化相配套。最好的辦法,當然是徹底破除以藥養醫體制,取消醫院藥品提成,嚴懲醫藥領域商業賄賂。讓藥企從比回扣、比賄賂的畸形競爭狀態,回到比質量、比價格的正常競爭狀態。
與此同時,應該放開并鼓勵市場企業開發藥品比價軟件,僅需輸入藥品名稱,就可確知同類藥品市場價格;關于藥品療效和藥企服務,患者可以同步 做出評價以供其他患者參考。此外,大力發展藥品電商網購和藥企直營網店,打破地方性醫藥公司對于藥品批發的區域性壟斷格局。總之,“90%藥品50%降價 空間”,最終只能通過市場去要——讓藥企處于透明化的公開競爭狀態之中,只需思考如何用最好的價格為患者造出最好的藥,而無需繼續想著怎樣去搞公關搞賄賂 搞暗箱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