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5/3/24 0:00:00 來源:
未知
春季開學,在湖南中醫藥大學,來了8位印度尼西亞留學生,年齡最大的70歲,最小的30歲。而他們僅是該校眾多留學生中的一小部分。
據統計,2015年該校留學生人數已達441人,覆蓋了美國、英國、巴基斯坦、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19個國家和地區,中醫國際化在湖南正在升溫。
3月16日、19日,中國國醫節前后,記者兩次走進湖南中醫藥大學,傾聽他們的故事。
停掉工作,關掉診所,
自費來到中國留學
“中醫里將咳嗽分為外感和內傷,外感起病突然,內傷潛伏期長,容易反復發作。”3月19日下午,湖南中醫藥大學國際教育學院一樓教室,講臺上老師正在講課, 講臺下8位學生認真地做著筆記。他們來自印度尼西亞,年齡最大的70歲,最小的30歲。
“這是我們去年秋季招生的印尼研究生班。 他們每年3月和9月來長沙學習一個月,其余時間回國自習,學成后將拿到碩士或博士學位。”該校國際教育學院招生科劉老師說。
來 自印尼中醫協會的林秋波,是印尼班的“領頭人”。她告訴記者,前幾年,印尼政府出臺政策,從2020年開始,需經過正式大學中醫教育才能開中醫診所,而印 尼現在沒有正式的中醫大學教育。 聽說可以來湖南學中醫,這8名學員有的停掉了工作,有的關掉了診所,交了2到3萬的學費來到中國。
今年70歲的趙榮華,就是關掉診所來長沙學習的。他告訴記者,此前自己并未接受過系統的中醫學習,這次學習后讓他對中醫的理論知識有了更透徹的了解。
學員葉冠英今年69歲了。他最大的心愿就是通過此次學習后,能回國開辦中醫學院,推廣中醫。他說,“學習不要看年紀,有信心就不會吃力。” 但由于多年沒有學習中文,學員們難免有時跟不上節奏,記者在他們的筆記本上看到,有中印雙語筆記,歪歪斜斜的。
來長沙已10多天,他們上課從來沒有早退或遲到,每天的課程安排得滿滿的。“能來湖南求學,我們特別珍惜。”林秋波感慨。
媽媽將房子抵押,
供他到湖南學中醫
1989年出生的馬來西亞華裔小伙莊貞毅特別陽光。今年是他來湖南中醫藥大學學習的第三年。
2014年,莊貞毅被選拔參加全國針灸推拿臨床技能大賽,這是中醫藥針灸推拿行業規格最高、規模最廣的全國性技能大賽。經過激烈角逐,莊貞毅脫穎而出,獲得了留學生組的兩個一等獎,一個二等獎和一個全能獎。
“我把這喜訊告訴媽媽時,她特別開心。”莊貞毅告訴記者。
莊貞毅從小在姑姑家的中藥店里長大,大學選擇了學中醫。而馬來西亞中醫水平落后,全馬只有一個中醫醫院,其余都是小診所。“我希望你能去中國學中醫。”父親臨終時的話一直藏在他心底深處。
大三那年,他被學校推薦到湖南中醫藥大學留學。為此,母親將房子抵押,換來了8萬元,作為他在中國3年的學費。在餐館打工的母親,每個月才賺1000多元。
求學的路漫長而艱辛。從馬來西亞到湖南,并沒有直達航班。為了找到最便宜的機票,他通常選凌晨6點的航班,前一天從家鄉麻坡鎮坐3個小時的車到新加坡,在新加坡的同學家睡幾個小時,凌晨4點去機場,當天下午到達廣州,再從廣州坐高鐵來長沙,到學校時已經是晚上十點多。
除了路途遙遠,基礎知識的差異也讓他一度很吃力。上大三的他找同學借來了大一、大二的課本,一有空就在圖書館自學,補習基礎知識。中文只學到小學的他,學習藥方時常常遇到阻礙。
背《黃帝內經》是最要命的,一句話可以翻譯成幾個中文意思,他常常陷入迷亂。在教室里,能常常看到他問同學:“這個字怎么讀,這個詞是什么意思?”
同學每告訴他一個,他就認真地做下筆記,用心記住。3年下來,他課本上的圈圈點點寫得密密麻麻。
在長沙學習期間,莊貞毅把精力都放在了學習上,日子簡單而充實,乃至于有女生偷偷給他寫情書,他都裝傻:“老媽說,好好學習,談什么戀愛。”
今年6月,莊貞毅就將畢業回馬來西亞。他說,最大的心愿就是回馬來西亞開一家中醫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