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5/4/3 0:00:00 來源:
未知
近年來,太和縣全力推進生物醫藥產業發展,著力提升自主研發實力,實現了從生產原料藥到自創成藥的華麗轉身,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逐漸掌握了主動權。
一項轉變,月增銷售收入2億元
近日,潁州晚報記者在安徽貝克藥業有限公司的二號合成車間看到,公司正在生產抗艾滋病新藥利托那韋。這種藥從2008年開始研發,歷時七年時間,終于實現了從過去只能生產中間體到生產成藥的轉變。
目前,貝克藥業的利托那韋經過國家GMP認證,已經完成了三批成藥生產。貝克藥業也因此成為全國最大的利托那韋生產基地,產品遠銷印度、意大利、巴西、韓國。僅此一項,每月就為企業增加銷售收入2億元。
據該公司董事長助理王瑞介紹,通過科技創新,貝克藥業已擁有從原料藥研發合成,到制劑生產銷售的完整產業鏈,掌握了國際領先的手性藥物核心技術,開創了國產化抗乙肝、抗艾滋病藥物的先河,結束了國內長期依賴進口抗病毒藥物的歷史。
今年該公司計劃投入8700萬元,進行8個項目的研發。在未來三到五年,可以增加8個新產品。這些產品投入生產后,將為企業增加銷售收入50億元。
15%的銷售收入用于研發
從被動的訂單生產到自主研發,太和縣醫藥產業華麗轉身的背后,是十年磨一劍的決心,以及企業研發實力的不斷增強。安徽德信佳生物醫藥有限公司從建廠之初,就把產品定位為面向國外高端市場,將發展方向定位為定制特殊精細藥物。
為此,該公司投入巨資打造實驗臺,67名專職研發人員,分四個研發小組進行產品研發。自2013年投產以來,先后研制生產出了抗病毒、抗腫瘤類藥物20多種。
據該公司總經理許坤介紹,該公司的研發費用占銷售收入的15%左右。企業研發的哌啶衍射物產品將主原料純度提高到99%,成功超越了國際行業標準,并順利通過全球十大制藥企業德國默克公司的審計,以80%的絕對供應量,成為默克公司全球第一大供應商。
規模醫藥企業數量迅速增加
有了項目的示范帶動,再加上真金白銀的大力扶持,太和醫藥產業發展漸入佳境。
作為我省唯一的醫藥生產流通基地,太和縣在該縣經濟開發區規劃了12平方公里的醫藥產業園,內設生物制藥產業園、化學制藥產業園、藥用包材產業園、保健 品產業園和中小企業孵化園。目前,已有醫藥生產企業60多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30家,產值超億元的15家。
依托醫藥特色,太和縣正積極整合全縣醫藥資源,重點建設完善太和經濟開發區生物醫藥基地的產業布局。囊括中藥提取、醫藥中間體、制劑生產、成藥合成的“樹形創新研發鏈”雛形初現。
潁州晚報記者 曹亞偉 通訊員 方克奎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