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5/4/10 0:00:00 來源:
未知
昨天,在江蘇省食藥監局公布的2014年度全省食品藥品方面的十大典型案例中,現代快報記者看到,在去年淮安市食藥監局破獲的“生產銷售假冒進口高 端抗生素”案件中,不法分子用從醫院回收來的藥盒,包裝自制的假藥,甚至賣進了正規的醫藥公司。現代快報記者隨即走訪了南京某大型三甲醫院,讓人擔心的 是,全院所有的藥物包裝盒,只經過踩扁處理,并全部交給一個保潔員回收。“此后他怎么處理,醫院不管。說實話,如果要出岔子,攔不住。”該院藥劑科專家介 紹。現代快報記者 吳怡
“救命藥”有效成分為零
根據淮安市食藥監局稽查處稽查專員楊波介紹,早在2013年12月26日,淮安市食藥監局接到了阜陽市食藥監局的協查請求,讓他們協查淮安某醫藥有限公司是否從安徽華源醫藥股份有限公司購進過批號為120872的泰能(注射用亞胺培南西司他丁鈉)藥物。
執法人員檢查后發現,該公司不但購進過上述批號藥品,還購進過另外7個批次的該藥品。
據了解,泰能這種藥物對于治療中重度的感染有很明顯的效果。但由于是進口藥,一支價格在180元左右。監管人員深入調查后發現,在這些批次的藥品包裝上,顯示分裝企業為杭州默沙東制藥有限公司,但隨后杭州市食藥監局的協查顯示,這些藥品都不是該公司進口和分裝的。
執法人員將上述批次的泰能送去檢驗,結果發現,在含量測定中,有效成分亞胺培南和西司他丁均為零。“其中的成分都是普通的抗生素,十幾塊錢的成本。”楊波介紹。
這是什么概念?根據八一醫院藥劑科主任周永剛介紹,泰能屬于特殊使用的抗生素,需要專家組討論后,有完全的理由才能使用。患者在感染非常嚴重, 用其他抗生素已經沒有效果的情況下,使用泰能,效果會比較好。而對于這些迫切需要用泰能救命的患者來說,使用有效成分為零的藥物,“無異于謀財害命”。
通過網絡,假藥銷入醫藥公司
淮安市食藥監局隨后與公安局成立專案組,2014年9月,在北京搗毀了4個制售假藥窩點。根據犯罪嫌疑人供認,從2013年以來,他們在出租房 內,使用國產的抗生素進行裝填,除了泰能,還生產了假冒的羅氏芬、波立維、立普妥、舒普深等進口藥物,這些藥的統一特征就是價格昂貴,“都是救命藥。”
隨后,制假售假團伙依托QQ群、微信圈等,發布了假藥的供求信息。安徽華源醫藥股份有限公司的業務員王某,就是通過互聯網向他們低價購入了這批 假藥,目前王某已被阜陽警方刑拘。根據王某交代,他通過互聯網從北京的“宋經理”處購入假藥。而拿到這批藥后,安徽華源醫藥股份有限公司還向不知情的小醫 藥公司出售此藥。
據悉,至今該團伙已售假冒泰能5000余盒,羅氏芬70000余盒,其他成品藥物5000余盒,而從查扣現場的情況來看,共7個品種47批次的藥品,案值1000余萬元。
買通醫院保潔員回收藥盒
制假團伙之所以能夠瞞天過海賣出這么多藥物,藥品的包裝是關鍵。“從外表上看,與真藥完全一樣。”楊波告訴現代快報記者。據了解,這些犯罪嫌疑 人買通了北京等地大醫院的保潔員,回收醫院使用后的正品藥盒、西林瓶等,再將假藥裝進去。“并且套用了藥品包裝上廠家真實的中國藥品電子監管碼,不查成分 完全看不出來真假。”
記者調查
針對廢舊藥盒,目前尚無管理辦法
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2003年,國務院出臺了《醫療廢棄物管理條例》,規定醫療垃圾必須進行焚燒、集中處理,禁止任何單位個人轉讓、買賣。 “藥品的外包裝盒并不在這個范圍內,”現代快報記者在食藥監和醫生口中得到了一致的回復,“目前針對藥品的舊藥盒處置,還沒有一個明確的管理辦法。”
舊藥盒咋處理?踩扁后送到廢品回收站
昨天下午,現代快報記者來到南京某三甲醫院進行了解。
走進醫院的藥劑科,就能發現工作人員正在邊拆藥品包裝邊將用過的包裝盒用腳踩扁。“這是我們醫院對付藥品包裝盒的主要處理方法。”該院藥劑科主任告訴現代快報記者。
這位主任表示,目前僅有麻醉藥品、第一類精神藥品,有明確規定需要將包裝、空瓶點數回收,并且登記所有的批號,并在麻醉藥品專管人員、藥房主任會同保衛科人員的監督下統一銷毀,銷毀記錄還需要存檔。
“除此之外,腫瘤藥、抗癌藥,以及普通的感冒掛水藥的外包裝紙盒,處理方式都一樣。”在踩扁包裝盒以后,醫院有一位保潔人員專門負責收集。收集完了怎么處理?“據說是淋水,之后再送到廢品回收站。”
提醒
請患者及時銷毀藥品包裝盒
這位主任坦言,出現廢舊藥盒被重新使用的情況,主要責任還是在醫院。“廢舊藥盒的產生主要來自醫院,患者雖然也會用,用完盒子也會亂扔,但這個量要少很多。”
他表示,容易被假冒“換殼”的藥物,通常是用來救治重病的,而且價格高昂。他建議,使用以上類似藥物的患者,家里用完藥以后將外包裝撕毀或剪碎,將西林瓶打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