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5/4/10 0:00:00 來源:
未知
近來,粵澳合作中醫藥科技產業園引起了廣泛關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對臺港澳中醫藥交流合作中心主任楊金生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的專訪時表示,對于澳門建中醫藥科技園,有六件事可以推進落地。其中,他認為葡語語言文化培訓和推動發展會議展覽這兩件事,可以率先落實。
去年11月份,在澳門回歸祖國15周年之際,國家主席習近平對澳門提出的四項要求之一,就是繼續統籌謀劃,積極推動澳門走經濟適度多元可持續發展道路。“粵澳合作中醫藥科技產業園的建設,高度契合澳門經濟適度多元化的大趨勢。”楊金生對《經濟參考報》記者強調說。
楊金生表示,具體而言,六件事分別為:第一,利用和港臺距離近的優勢,讓澳門成為優質中藥材集散地,以便確保港澳臺的中藥材供應;第二,由于港澳對功能食 品方面的嚴格管制,能夠確保食品藥品質量,讓澳門成為健康產品進口地,“那以后大老遠跑美國去買魚油等健康產品就不如在澳門買了”;第三,讓澳門成為知識 產權交易地,無論是版權、商標權、專利權還是著作權,都可以實現國際與國內接軌,實現中醫藥在大中華區域的一體化;第四,讓澳門成為葡語語言文化培訓地, 將澳門作為一個橋頭堡,建成葡語國家中醫藥培訓中心,開展短期交流和教育培訓;第五,讓澳門成為養生休閑旅游地,借助旅游熱帶動養生休閑產業鏈的發展,凸 顯中醫藥在“治未病”和養生保健方面的優勢;第六,讓澳門成為會議展覽聚集地,定期舉辦學術交流大會,舉辦中醫藥文化與養生保健展覽、中醫藥健康產品和診 療器械的展覽國際會議。
而這其中,楊金生最看好的是葡語語言文化培訓和推動發展會議展覽這兩項。“澳門作為葡語國家的傳統醫藥培訓中心,現在用的教材大多都是英語的,我們可以和 澳門的大學合作,一起組織專家編寫中醫藥葡語教材。另外,支持‘一帶一路’建設,可以將澳門作為一個葡語國家中的橋頭堡,大陸相對給一些支持政策和項目支 撐,比如人才、授權和經費這些方面,那么實現起來會很快。”
在推動發展會議展覽方面,楊金生表示,可以模仿上世紀70年代我國援外的做法,每年給一些國家分一些名額,各國西醫醫師可以到中國來免學費學習中醫,對中 醫和針灸的推廣起了很大的作用。當時共有北京、上海、南京三所中醫針灸國際培訓中心參與援外,僅北京地區就培養了兩萬多人。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對臺港澳中醫藥交流合作中心,是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直屬事業單位,成立于1991年。主要職責包括配合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港澳臺辦公室,研究 制訂對港澳臺中醫藥交流與合作政策、計劃和規劃,組織對港澳臺中醫藥學術交流考察活動,聯系對港澳臺中醫藥技術合作項目等。
談到中心今年的工作重點,楊金生表示,無疑是粵澳合作中醫藥科技產業園的建設。該產業園是粵澳合作產業園區首個啟動項目,也是廣東省人民政府和澳門特別行 政區政府于2011年3月6日在北京簽署《粵澳合作框架協議》后,兩地合作的首個項目。2011年4月19日,項目正式啟動,時任廣東省省長黃華華、澳門 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崔世安都參加了當時的啟動儀式。2015年1月26日,澳門特區行政長官崔世安在京拜訪國家衛生計生委副主任、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王 國強,雙方就共同推動內地與澳門中醫藥合作進行了工作會談。王國強對特首一行來訪表示歡迎,并表示崔世安特首在新任之初專程訪問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既說明 高度重視澳門中醫藥事業發展,也表明對加強內地與澳門中醫藥合作寄予厚望。
被問及澳門中醫藥發展的前景,楊金生坦言,當下澳門中醫藥既面臨難得的歷史機遇,同時又面臨著“三缺”的嚴峻挑戰——缺人才、缺藥品資源、缺中醫藥法規。 澳門特區政府方面曾提出過三個具體要求:首先就是人才問題,澳門希望國家級的名老中醫、中藥研究專家扶持澳門的中醫藥產業發展;其次是建立工作聯系機制, 能夠針對今后出現的諸如溝通協作、企業技術、科研產品注冊等方面的問題給予點對點的支持;另外,還呼吁開發藥品注冊通道,優先處理有關新藥技術委托生產申 請等。
但客觀而言,解決澳門方面的需求也并非易事。以藥品注冊為例,現在在內地,藥品注冊歸藥監部門負責,進出口歸質檢總局,而企業經營又歸工商總局管理。解決這種“碎片化”的管理模式,絕非一朝一夕之功。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對粵澳合作中醫藥科技產業園這個項目十分看重。3月20日,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副主任、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王國強、廣東省中醫藥 局局長徐慶鋒等剛剛對粵澳合作中醫藥科技產業園進行了實地考察,深入了解粵澳中醫藥科技產業園建設情況。據了解,2015年,產業園多項工程將全面啟動。
王國強當時表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將一如既往支持產業園的發展并給予政策支持。他勉勵園區加快相關平臺頂層設計及平臺建設,成為集“精品、特色、優質、優 惠政策”于一體的中醫藥園區,并鼓勵園區可通過孵化小型企業,吸引大型企業,以“小手拉大手”的合作模式,帶動澳門企業發展。
楊金生透露,澳門今年將迎來的一件中醫藥方面的喜事,世界衛生組織將在澳門掛牌,澳門將成為傳統醫藥合作中心,這進一步承認了澳門在國家傳統醫學上的地 位。“那么,若能逐步落實上述六件事,相信澳門有實力憑借自身變劣勢為優勢,在國際傳統醫學上站穩腳跟,引領中醫藥國際發展,造福更多民眾!”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