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5/4/20 0:00:00 來源:
未知
目前世界大多數國家對于中醫藥的需求定位是補充與替代醫學。受技術性貿易壁壘影響,國內中醫師在國外不被承認、不能行醫等種種制約之下,我國中醫藥服務貿易突破發展的現實路徑又在哪里?
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服務貿易專業委員會副會長兼秘書長 黃建銀在接受國際商報記者采訪時回答了這一問題。在他眼里,重點方向至少應該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借助現有國際體制和機制,尤其是自由貿易區建設,推動中醫 藥服務貿易便利化和自由化;二是借助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倡議,積極推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中醫藥服務貿易。
通過自由貿易協定談判,從規則層面解決中醫藥的國內規制和市場準入兩方面的問題,循序漸進推動中醫藥海外發展,在近年來的實踐中取得了不少進展。2008年4月,中國與新西蘭達成了雙邊自由貿易協定,在協定中新西蘭承諾開放200名傳統中醫的自然人流動服務貿易提供模式的準入就業簽證許可,成為在自由貿易談判中推動中醫藥服務貿易發展的成功范例。2008年10月,中國政府與新加坡政府簽署了雙邊自貿協定,雙方進一步相互擴大市場準入范圍,在中醫藥服務貿易方面,新方承諾包括:承認中國兩所中醫大學學歷,允許中國在新設立中醫大學和中醫培訓機構,允許中國在新開辦獨資醫院。2014年11月,在中國—澳大利亞自由貿易談判中,澳大利亞政府承諾了為中國公民提供有效期為4年的專業技術人員的服務簽證。該簽證的配額為每年1800名,包括中餐大廚、傳統中醫、中文老師和武術教練。自由貿易談判再次為中醫以自然人流動提供模式進入海外市場消除了壁壘和障礙。
2014年12月,甘肅省岐黃中醫學院暨標準化中醫診室在馬達加斯加首都塔那那利佛馬義奇醫院正式掛牌成立,這是甘肅在海外掛牌成立的第三家海外岐黃中醫學院。此前甘肅已分別在烏克蘭、吉爾吉斯斯坦成立岐黃中醫學院和岐黃中醫科。通過開辦中醫門診以及在外方醫療機構開設中醫科室、共建中醫院系、培養中醫人才等方式,不僅甘肅的中醫中藥走出了國門,同時中醫保健旅游也吸引更多的國外醫務人員、中醫愛好者到甘肅學習中醫,體驗中醫,接受中醫治療。
事實上,與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國家開展多項合 作,甘肅省的探索具有示范意義。黃建銀認為,“一帶一路”沿途國家多為處于不同發展階段、具有不同稟賦優勢的發展中國家,這些國家經濟發展潛力巨大,在包 括醫藥衛生在內的諸多領域進行經濟技術合作的空間廣闊,因此發展中醫藥服務貿易將有較大市場潛力。
商業存在:我國投資人出資到外國開設醫療機構,如個體診所或中醫藥醫療服務中心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環球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