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5/4/27 0:00:00 來源:
未知
本報記者
趙杰
張鷹
比爾蓋茨曾經預言,下一個世界首富一定出自生物工程領域。有數據表明,未來20年內,干細胞醫療市場的全球規模將迅速增長,2020年將達到400億美元。
正在建設的內蒙古干細胞生命科技產業化基地,是西北地區最大的生命科技產業園(以下簡稱“科技產業園”)。在內蒙古,干細胞生命科技是一個新興的行業,它為內蒙古的蒙醫藥產業現代化帶來了發展機遇。
一項新生的事物,和傳承幾百年的蒙元醫藥體系,如何能相互結合,和諧發展?帶著問題,中國經濟時報記者來到內蒙古干細胞生命科技產業化基地。
建設草原上的“生命硅谷”
“你聽到過"生命銀行"嗎?或者可以說是人體的4S店?”走在內蒙古干細胞生命科技產業化基地一期的園區內,內蒙古銀宏干細胞生命科技投資有限公司總經 理助理李秀成問記者。在這里,你可以知道剛出生的嬰兒有什么樣的天賦;在這里,你可以提前5年知道自己會得什么樣的病。
如果講述產業基 地的干細胞生命科技的應用,可能幾個小時也說不完,但這幾個小時的背后,是產業基地多年的不懈努力。中國經濟時報記者也了解到,內蒙古的干細胞科研已經與 世界一些干細胞科研先進國家并駕齊驅。人們常說掌握一項科技,就可以影響一個行業,而一項科技的背后少不了它強大的科研團隊。
由2007年諾貝爾醫學獎得主英國科 學家馬丁·伊文思爵士、中國軍事醫學科學院前院長吳祖澤院士、中國科學院裴剛院士為領軍人物的內蒙古干細胞生命科技產業化基地院士專家工作站于2011年 12月開站工作,2012年內蒙古干細胞生物資源臨時存儲庫開始試驗性運營,2013年4月13日與由馬丁·伊文思爵士領軍的英國CTL公司就共同組建內 蒙古中英干細胞與再生醫學聯合實驗室舉行了簽約儀式,該實驗室以引進并開發馬丁·伊文思爵士擁有的自體外周血中胚層基質細胞治療心臟衰竭等疾病的臨床應用 專利技術為主要研究內容。該技術可使心肌梗塞后損傷的心肌細胞再生并恢復血管供血功能,從而達到治愈心臟衰竭類疾病的目的。作為生物治療惡性腫瘤治療方法 之一的細胞因子誘導殺傷(CIK)細胞規模化培養以及產業化項目也于2013年年底在基地落地。
科技是一切發展的動力,李秀成坦言:干 細胞產業符合內蒙古產業升級發展的戰略要求,少數民族區域自治政策為干細胞產業生命科技轉化醫學應用提供了巨大的政策空間,這已經為干細胞產業發展奠定了 良好的基礎。同時,以內蒙古大學、內蒙古醫科大學等7家開展了生命科技、生物學等學科教育,并且多家大學具備有博士及碩士培養點,具備了草原硅谷建設的所 需人才及科技研發能力。加上內蒙古干細胞生命科技產業化基地專家團隊的建設,“草原生命硅谷”已初具規模。
蒙醫現代化發展的新步伐
當總投資20億元的產業化基地在這片熱土開工建設,并生根發芽,為內蒙古帶來的并不僅僅是年利稅7.92億元以及2000多個就業的崗位,更會實現內蒙 古干細胞研究水平與國際水平的對接,成為內蒙古高新技術和干細胞生物醫藥的“產業名片”,為祖國北疆培育和發展生物醫藥戰略性新興產業做出應有貢獻。
路還得自己走,當目光聚焦蒙醫藥產業,蒙醫國際化與現代化發展已開始邁出了新的步伐。2015年3月,內蒙古國際蒙醫醫院與內蒙古干細胞生命科技產業化基地通過合作建立國際蒙醫醫院生命科技園分院,重點開展干細胞生物治療技術在疾病治療上的應用。
內蒙古衛計委副主任、國際蒙醫醫院院長烏蘭則表示:雙方合作成立分院,將為國際蒙醫醫院的蒙醫藥現代化插上生物高科技的翅膀,迅速走向民族醫藥國際化的最前沿,其衍生的蒙醫藥國際醫療服務貿易,將高水平輻射世界各地,其中面對蒙古國、
俄羅斯、中亞地區的蒙醫藥醫療服務,直接實現了習近平總書記不久前訪問俄
羅斯、蒙古國和中亞多國關于加強國際醫療服務合作的期待和愿望。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