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5/4/29 0:00:00 來源:
未知
本報記者 朱萍
北京報道
4月28日,北大醫藥(000788,股吧)(000788.SZ)同時披露的2014年年報和2015年一季報業績均為虧損,引發業界高度關注。對于虧損主要原因,北大醫藥稱“系受宏觀經濟增速明顯下降影響,使得醫藥制藥尤其是原料藥業行業產能過剩。”
面對業績下滑所帶來的沖擊,公司稱應對措施將是依托股東資源,布局醫療服務業,并實現醫藥、醫療板塊的協同發展。
實際上,在本土醫藥產業轉型升級的背景下,不少原料藥企業都面臨了不同程度的沖擊。北京鼎臣醫藥咨詢中心負責人史立臣表示,目前原料藥企面臨產能過剩、生產成本提高、環保治污問題的三大困境。“要擺脫這些困境,企業就不得不轉型生產高附加值的產品。”
業績下滑引發轉型自救
經歷了去年末與股東北大方正關聯交易的傳聞而股價波動的北大醫藥,最新的這兩份成績單尤為引人關注。
據其年報數據顯示:北大醫藥去年實現營業收入22.66億元,同比下滑2.19%;凈利潤虧損2710萬元,較上年表現大幅下降 134.74%。其中,流通業營收表現相對較好,較上年增長了約29.62%。而在今年一季度,其營業收入再度同比下降了13.73%,凈利潤虧損 8616萬元。
一位長期跟蹤該公司的業內人士表示,北大醫藥似乎已意識到原藥制造所面臨的問題,正在做相關的嘗試,如今財報中營收增長的制劑藥、藥品流通就是一個方向。
不僅如此,北大醫藥方面也表示“將依托大股東的醫療資源和醫院網絡,抓住醫療服務業發展的機遇以實現在醫療服務領域的布局。”
公開資料顯示,北大醫療旗下擁有上市公司北大醫藥、北大醫療產業園等實體資源,北大醫學部現有8家三級甲等附屬醫院以及13家教學醫院。而其背后北京大學的產學研鏈條,也為北大醫藥提供了優渥的學術及研發資源。
宏源證券曾在相關研報中指出,北大醫藥轉型的核心模式是通過自建、并購和托管等模式形成醫院網絡,最終打造醫療服務全產業鏈。而在去年,北大醫藥已先后收購了新里程醫院、成立腫瘤醫院管理公司、設立產業并購基金并擬購深圳一體醫療,密集的外部布局動作令投資界嗅到了其全面轉型的意圖。
原料藥企集體轉型
事實上,北大醫藥近年的業績低迷現象并非業界孤例,不少原料藥企業都面臨著轉型更高附加值的制劑生產、行業淘汰產能過剩等現實挑戰。
隨著新版藥品GMP認證、新環保法實施等嚴厲新政的接連出臺,更是在一定程度上推高了原料藥制造成本。中國醫藥(600056,股吧)保健品進出口商會副會長許銘曾向媒體表示,目前國內大部分企業基本只生產低附加值的產品,即使生產制劑也主要是滿足國內需求,難出國門。
去年11月末,國家發改委下發了《推進藥品價格改革方案(征求意見稿)》,業界普遍解讀為醫保話語權將增強,降價調整的預期頗為明顯。諸如北大醫藥等原料藥生產企業,幾乎都面臨著產能調整的抉擇。
比起北大醫藥的“急轉方向”,江浙一帶的老牌原料藥企業已經走在了前面。其中,華海制藥(600521.SH)已在數年前向海外制劑市場拓展,頻頻與外資深度合作的
海正藥業(
600267,
股吧)(600267.SH)也已開發出高端仿制藥,而
華北制藥(
600812,
股吧)(600812.SH)也通過產品結構調整取得了轉型的階段性成果。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