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5/6/15 0:00:00 來源:
未知
日前,有報道稱,中國醫藥(600056,股吧)企業銷售額加速增長,利潤率也在改善,這顯示中國醫藥市場可能正在擺脫反腐敗和高藥價的沖擊。上述結論來自于對60多家中國醫藥企業的統計分析,1~3月銷售額增長15.6%,結束了從2011年銷售額增速持續下滑的局面,利潤率和利潤也出現了更強勁的增長。
近年來,隨著反腐的深入開展,有一種觀點頗為流行,即反腐會損害經濟,老虎蒼蠅打得越多,經濟增長壓力越來越大。這種觀點看似有那么點道理,其實似是而非。中國經濟增速放緩,是進入新常態所決定的,而反腐是按照黨紀國法部署,與增長換擋并無必然關系。
無論經濟是高速增長,還是中低速發展,違法亂紀的事情都應該“零容忍”。當然,在一些領域可能存在因為反腐導致行業不景氣,比如一些奢侈消費有所萎縮,但這不是拒絕反腐的理由。一些腐敗分子在這一面縱情聲色“拉動”增長,在另一面則可能是作威作福“妨礙”增長。
全社會已經形成共識,只有清理掉那些蛀蟲,經濟才可能行穩致遠,放下局部的損失,著眼長遠的利好。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今年“兩會”期間參加江西代表團審議時所言,“反腐并不會影響經濟發展,反而有利于經濟發展持續健康。”
醫藥領域的這個例子就非常典型,該領域較長時間里成為腐敗現象的高發地帶,尤其是一些外資企業也推波助瀾,藥品和醫療器械采購方面黑幕重重,商業賄賂“潛規則”盛行。這些腐敗的代價,最后都是普通百姓來買單。
正因為如此,公眾對于這領域的腐敗現象深惡痛絕,期待黨紀國法能夠正本清源,還醫藥行業一片干凈的天空。梳理近一兩年來醫藥行業的反腐信息,從醫藥管理部門到醫療機構,乃至醫藥高校內,都有數量不少的官員被立案調查。一些用回扣紅包開道的外資藥企也被處以重罰,經過多重整頓之后,醫藥行業的風氣為之一新。
正如報道引述有關醫藥業內高管所言,經歷反腐調查后,醫藥企業已對業務進行了調整,尤其加強了對營銷和銷售環節的審查;其他人則表示,宴請吃喝的費用減少了,幫助企業降低成本并改善利潤率。當然,好處還不止于此,醫藥銷售的“交易成本”降低了,病患就醫的負擔也會隨之降低。
當然,解決看病難、看病貴不能只是依靠反腐,還需要依靠改革。最近國家啟動的醫藥分開、藥價放開等改革正在釋放更多紅利,不僅僅是會讓醫藥企業利潤增長,還會讓老百姓(603883,股吧)獲益良多——藥企和病患并不是一對矛盾,減稅和藥品優惠定價有助于醫藥企業增長,同時也鼓勵醫藥創新和研究,讓公眾健康得到保障。
在醫藥領域之外,難道反腐就會造成另一番結果嗎?當然不會。當前,經濟增長確實面臨較大的壓力,但這需要舉國上下、團結一心去克服困難,啄出腐敗的蛀蟲,才會有助于中國經濟這輛大車行穩致遠。
一些地方條件明明很好,但經濟卻不見起色,它與主政官員為官不為、尸位素餐大有關系,李克強總理把庸政懶政怠政也稱為一種腐敗。如果說之前反腐,主要集中在錢權交易上,那么新形式的“反腐”——治理庸官、懶官,獎掖有所作為的官員,那么經濟形勢一定會有更明顯的好轉。
就像5月中央深改組會議所指出的,把那些想改革、謀改革、善改革的干部用起來,激勵干部勇挑重擔。我們期待,在多領域、多層次的反腐之后,不僅僅在醫藥行業,中國經濟的方方面面,都能迎來更加強勁的復蘇和健康的發展。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