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令人振奮的消息!這是一次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跨越!
我省醫藥健康產業提前兩年發展成為第四大支柱產業。
2013年11月,省委十屆三次全會做出了到2017年將醫藥健康產業培育成為新支柱產業的重大戰略部署;隨后,省政府出臺了《關于加快推進醫藥健康支柱產業的實施意見》,力爭到2017年,把醫藥健康產業打造成為我省新的支柱產業。
隨著我省上下合力攻堅,近日傳來喜訊:我省提前兩年實現了這個宏偉目標!
據省統計局核算,2014年全省醫藥健康產業實現增加值850億元,占全省gdp的6.16%。其中規模以上醫藥健康工業實現增加值502.3億元,占全 省工業增加值的7.7%。按照產業增加值占gdp5%以上即可認定為支柱產業的測算依據,醫藥健康產業已發展成為我省新的支柱產業。
如今,由中藥強省向綜合性醫藥大省轉變、醫藥產業大省向醫藥創新大省轉變、醫藥生產大省向醫藥物流大省轉變、國內重要醫藥基地向國際知名醫藥基地轉變的美好愿景,正悄然成為現實。
支柱產業由“三足鼎立”而成“四柱并舉”,吉林產業戰略格局為之一新我省醫藥健康產業異軍突起,正在以良好的態勢提速發展,寫下了跨越式發展的輝煌篇 章:2014年,全省醫藥健康產業經濟規模達到3230.3億元。其中,規模以上醫藥健康工業實現銷售產值1687.7億元、中藥材種植及初加工產業實現 產值397.1億元、醫藥商業與流通業實現營業收入759.1億元,醫療與健康服務業實現收入386.4億元。全省醫藥工業總量居全國第5位,中藥產業優 勢尤為突出,主要經濟指標連續10余年居全國首位。
想要把一個領域締造成支柱性產業,需要多年精心的培育。
我省醫藥健康產業的快速發展,得益于省委、省政府的強力推動。長期以來,省委、省政府將醫藥健康產業作為重點培育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早在2000年、 2008年和2012年,省政府先后調整組建了省醫藥產業發展推進組和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生物醫藥產業推進組。2013年,省委、省政府調整組建培育醫藥健 康支柱產業推進組,幾次調整,推進組辦公室均設在省科技廳。多年來,省科技廳及醫藥健康推進組各成員單位,充分發揮政府引導與公共服務職能,突出科技創新 的支撐和引領作用,著力加速產業結構調整與升級,重點推進以基地建設為載體的產業集聚,使我省醫藥健康產業多年來一直保持健康、持續、快速的發展勢頭,增 速位居全省各重點監測行業之首。
對此,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副委員長、“十一五”國家“重大新藥創制”重大專項技術總師、中國工程院院士桑國衛在我省驗收創制藥物孵化基地時認為:“吉林省 委、省政府高度重視醫藥產業,加大科技創新投入,建立了以科技部門為主導的組織推進體制,在全國是一項創新,組織與推進工作扎實、有效,有力地促進了醫藥 產業的持續快速發展。”
為積極營造有利于醫藥健康產業加快發展的良好環境,省委、省政府相繼出臺了《吉林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推進醫藥產業發展的意見》等文件,在土地、資金、稅收 等方面給予政策扶持。從2009年起設立了省醫藥產業發展引導資金,并納入年度財政預算,2014年經費額度達到5500萬元。建立了醫藥產業運行動態監 測系統和分析預警制度,重點針對中成藥、生物藥、化學藥、中藥材等不同內容展開運行監測,按月定期公布全省醫藥產業監測數據,強化了政府對醫藥產業的調控 與引導。
多年的積淀,讓我省的醫藥健康產業打牢了根基,擁有了雄厚的產業基礎,更有著敢于亮出“支柱產業”招牌的發展底氣。
今年1月至5月,全省規模以上醫藥健康工業實現銷售收入599.1億元,同比增長13.7%;實現增加值184.1億元,同比增長10.3%;實現利潤 56.5億元,同比增長34.7%,繼續保持良好發展態勢。在當前經濟下行壓力不斷加大的背景下,全省醫藥健康工業獨領風騷,保持著持續、健康、快速的發 展勢頭,出現了令人可喜的“吉藥現象”。
加大投入、創新驅動、政策扶持,“天時地利人和”俱備,醫藥健康產業破浪前行
創新是每一個產業長盛不衰的秘訣。
醫藥健康產業的巨大動力就是科技創新。
從新藥研發、臨床試驗,到藥品生產,再到產品使用和已上市品種的二次開發,全產業鏈每一個環節都離不開科技創新的引領和支撐。我省醫藥健康產業近年來取得的輝煌成績,很重要的一條經驗就是依靠創新驅動。
通化東寶(22.58, 0.65, 2.96%)藥 業重組人胰島素及制劑項目,得到了“雙十工程”項目的資金支持,2014年實現銷售產值10.35億元,是立項前2009年3.97億元的2.61倍,同 類產品市場份額由2009年的7.8%上升到2014年的20%;施慧達藥業手性拆分光學純藥物-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產業化項目,2014年實現銷售產 值20.02億元,是“雙十工程”項目立項前2009年8.2億元的2.4倍,國內同類產品零售市場份額由2009年的第4位上升至2013年的第1位, 同類產品醫院用藥數量也達到了第1位。
這僅僅是我省醫藥健康產業科技創新能力持續穩步提升的一個縮影。
我省在推動醫藥健康產業發展中,以科技創新為支撐,以新藥研發為主導,以大品種二次開發為重點,不斷推動產業升級,一系列舉措增強了醫藥產業的整體實力,全省建設醫藥健康支柱產業其力已聚、其功已成:
——加大科技創新投入,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和水平。“十一五”以來,共投入醫藥健康領域省及國家科技經費15.73億元,充分發揮了科技對產業發展的驅動作 用。2008年以來,已有10味香鹿膠囊等90個新藥取得生產批號,偽人參皂苷gq等100余個新藥正在開展臨床研究。
——推進醫藥大品種二次開發,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在全國率先與中國中藥協會合作,成立了由54位國內外知名專家組成的省醫藥大品種培育專家委員會。近年 來,圍繞大品種質量提升、工藝優化、藥效物質基礎、臨床再評價等內容,累計支持133個大品種開展二次開發,投入科技經費2.64億元,帶動企業投入 31.5億元,133個品種2014年實現銷售產值231.7億元。
——“雙十工程”項目向醫藥健康領域傾斜,并取得顯著成效。5年來,“雙十工程”累計支持醫藥健康領域項目49項,占全部“雙十工程”項目的30.6%。 投入科技經費3.5億元,帶動企業投入35.8億元。49個項目2014年共實現銷售產值86.9億元,是項目實施前51.8億元的1.7倍。
——保健食品批號大幅增長,為產業快速發展奠定良好基礎。2010年,我省提出加快推進保健食品產業發展,打造醫藥健康產業新板塊。2010年以來累計投 入經費9771萬元,支持項目235項,獲得保健食品批號81個。尤其是2014年,新獲得國家批準保健食品批號38個,超出前3年獲得批號的總和。
——不斷優化產業結構,推進化學制藥加快產業轉型升級。省科技廳認定了以化學藥為重點的遼源醫藥高新技術特色產業基地,組建了吉林省化學藥中試中心和產業 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十二五”累計投入化學藥科技經費1.1億元,是“十一五”投入的5倍。2014年規模以上化學藥工業實現產值199.5億元,是 2010年83.1億元的2.4倍。
——突出科技創新的支撐和引領,積極推進人參和梅花鹿產業快速發展。衛生部分別于2010年和2012年,批準我省為人工種植人參食品試點省。國家食藥監 總局發布通知允許養殖梅花鹿及其產品作為保健食品原料使用。“十一五”以來,省科技廳累計在人參產品研發領域投入科技經費1.77億元,梅花鹿產品研發領 域投入科技經費4189萬元。
——積極爭取國家重大科技專項支持,并取得積極進展。2010年以來,我省醫藥領域“重組人胰島素的品種技術改造”等69個項目獲得國家重大科技專項支 持,爭取經費3.15億元。國家重大科技專項“創制藥物孵化(吉林)基地”項目于2014年8月順利通過專家組現場驗收,孵化基地3年累計銷售產值99億 元、利稅22.3億元,其中,苦碟子注射液等4個品種銷售產值超億元。
五指并攏,形成拳頭,產業集聚,整體發力,打造醫藥健康產業“國家隊”
全國爭雄,做強醫藥健康產業,我省從提高醫藥健康產業的全國競爭力出發,打造有實力的“國家隊”。
2013年12月,通化醫藥高新區獲批國家級高新區,是繼江蘇泰州之后的第二個國家級醫藥高新區。
2014年,通化國家醫藥高新區先后被國家認定為創新型產業集群試點、醫藥產業集聚區、新型工業化醫藥產業示范基地和醫藥產業集群品牌培育試點。
創新思路,是加速推進醫藥健康產業建設的前提。我省精心構建環境發展平臺、公共研發平臺、經營管理平臺,加快推進產業集聚,不斷提高醫藥健康產業整體競爭優勢。
按照發展規劃,我省積極構建以通化國家醫藥高新區和長春國家生物技術產業基地“一區一基地”為雙核心,以梅河口等6個醫藥高新技術特色產業園區(基地)及通化縣等12個省級中藥產業基地縣為補充的全省醫藥健康產業發展大格局。
我省加快醫藥高新技術特色產業基地建設,認定了長春高新(127.49, -2.51, -1.93%)、 通化、遼源、白山、梅河口、敦化等6個醫藥健康高新技術特色產業基地,累計投入特色產業基地專項科技經費1450萬元,支持項目25個。6個基地2014 年實現銷售收入1174億元,占全省醫藥健康工業銷售收入總量的69.6%,形成了區域特色產業集群。認定了通化縣、撫松縣等12個省級中藥科技產業基地 縣,累計投入科技經費1.7億元,積極引導園區、基地產業集聚、結構優化與升級,12個基地縣中藥工業總產值占全省的比重由2009年的40%左右上升到 2014年的50%左右,成為具有重要影響和特色的醫藥產業集聚基地。
為提高醫藥企業的科技創新能力和水平,我省一次性投入1000萬元,依托省中醫藥科學院,組建了省醫藥產業科技創新公共研發服務平臺。4年累計投入科技經費1500萬元,共為80余戶企業提供了230余次新藥創制、產品研發等服務。
為加快推進醫藥產業科技成果產業化,投入科技經費6800萬元,分別組建了吉林省動植物有效成分提取、生物制藥、中藥材精深加工和通化藥業8個省級中試中心。
為緩解中小醫藥企業發展資金短缺難題,依托省中吉醫藥有限公司,一次性投入1060萬元,組建了省醫藥產業融資服務平臺。4年累計投入科技經費1440萬元,共為80戶企業開展了107筆貸款服務,貸款額近30億元,促進了產業規模的擴大。
著眼當下與未來,醫藥健康產業正面臨難得的發展機遇。
2015年,我省醫藥健康產業以“大品種、大項目、大企業和大集聚區”為抓手,重點做強現代中藥、化學藥、生物藥“三大主導板塊”,積極做大生物健康材料 與保健食品、醫療器械、制藥檢測儀器與設備、醫藥商業與流通、醫療與健康服務“五大潛力板塊”,進一步夯實醫藥健康支柱產業的基礎。2015年,全省醫藥 健康產業經濟規模預計達到3600億元以上,實現增加值900億元以上。
為此,省政府專門召開專題會議研究支持醫藥健康支柱產業發展。
5月13日,省長蔣超良主持召開省政府專題會議,研究支持醫藥健康產業發展相關問題。會議提出抓好重大政策落地生根;加大財政金融扶持力度,新增加5000萬元醫藥健康產業發展引導資金;加快重大項目建設和企業技術創新,突出重點項目、重點地區和重點企業。
5月21日至22日,副省長谷春立帶領省直有關部門負責同志,重點對兩地區的醫藥健康產業發展問題進行了深入調研,提出了促進產業健康快速發展的諸多意見。
6月9日,省醫藥健康產業推進組辦公室下發《關于認定全省醫藥健康產業重點扶持的40戶創新主導型企業及重點培育的100項重大產業化項目和100個大品 種的通知》。確定了重點扶持的企業、項目和大品種,進一步推動了醫藥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提高和產品結構優化升級。
砥礪奮進,鏗鏘前行。我省醫藥健康產業借助這次漂亮的轉身,在推進吉林新一輪發展振興的征途上持續發力,奔向更高的目標。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