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5/7/2 0:00:00 來源:
未知
開欄語
“一直以來受到‘一煤獨大’的困擾,山西的醫藥工業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山西大學中醫藥現代研究中心主任秦雪梅教授認為,社會對醫藥產品的需求是剛性的,增長快、利潤大,受經濟周期影響不大,醫藥工業因此被稱為“朝陽產業”,山西發展醫藥產業具有明顯的資源比較優勢和相當大的利潤提升空間。
在秦雪梅教授看來,此次我省出臺的《醫藥工業三年推進計劃》(下簡稱《推進計劃》)和《2015年行動計劃》(下簡稱《行動計劃》)思路清晰,目標明確,其中最為突出的亮點是從產業鏈的視角,以集群化發展的思維,規劃產業布局,進而實現山西醫藥工業的加速發展和競爭力的提升。
《山西省新興制造業三年推進計劃(2015年—2017年)》和《山西省新興制造業2015年行動計劃》日前正式發布,規劃布局、重點扶持裝備制造產業、新材料產業、節能環保產業、信息技術產業、食品產業、醫藥工業、輕工業、紡織產業等八大新興制造業。這是我省主動對接“中國制造2025”戰略,適應經濟新常態,推進“六大發展”,做好“非煤經濟”大文章的戰略部署。
做強八大產業,挺起“山西制造”脊梁。今日起,本報將推出“解讀山西新興制造業”專欄,邀請相關權威專家,按照不同行業,對我省這一重大戰略目標的路線圖和時間表,予以剖析和解讀。
打破行業區隔構架“一條龍”產業鏈
在傳統行業規劃里,醫藥生產屬于工業領域,藥材種植屬于農業領域,物流配送屬于商貿領域,往往是各弾各的調、各唱各的曲。
而山西此番出臺的醫藥工業《推進計劃》,以37個重點產業化建設項目為載體,最終將培育三大類基地,即以醫藥生產基地為主,向產業鏈前的原料中藥材種植基地覆蓋,向后延伸至藥品物流配送基地。這對保證醫藥產品質量,促進醫藥產業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具體說來,37個重點項目,為保證醫藥工業主體地位占了31個,中藥材種植基地與藥品物流配送基地各3個項目,這體現了醫藥工業注重自己的原材料品質,將不易控制的農產品中藥材作為自身的工業原料,通過建設規范化種植基地方式,穩定藥材產量,保證藥材有效安全、穩定均一的質量。此外,對藥品物流配送基地的建設,將有效保證藥品在貯藏運輸過程中的質量,促進醫藥品的銷售,實現經濟效益的最大化。
重構板塊布局打造產業基地集群發展
“總體規模較小、具有影響力的大型龍頭企業少”可以說是目前山西醫藥工業的短板之一。有基于此,《推進計劃》部署,在今后3年里,依托既有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山西將重點推進六大醫藥基地、四大特色中藥材種植基地和以太原為核心區的藥品物流配送基地。
比如,大同醫藥基地,定位是打造國內最具優勢的化學原料藥制造基地,其產業基礎是大同擁有一批市場占有率高的原料藥生產企業;晉中醫藥基地,是依托廣譽遠、中遠威等骨干企業,發揮山西特色地道中藥材資源優勢,打造經典國藥品牌生產基地;運城依托亞寶、石藥銀湖企業,推廣應用中藥有效成分提純技術,打造華北最大的注射劑生產基地……
在中藥材種植基地方面,則是探索土地租賃、公司+農戶、公司+基地+農戶等方式,在晉東南建設黨參種植區,在晉北發展黃芪種植區,在晉南發展柴胡等種植區,在晉中發展款冬花種植區。
關于藥品物流配送基地的架構,是以太原為中心,大同、忻州、臨汾、運城、長治為支撐,覆蓋全省、輻射周邊的現代藥品物流派送中心和藥品物流體系。
發力技術攻關破解瓶頸實現創新驅動
“過去,一些口服藥要一天吃3次,現在一天吃一次就行了。這就是目前國際上推行的藥品緩釋劑型最直接的效用。”在采訪中,秦雪梅教授透露,提起亞寶藥業,一般人知道的都是“寶寶一貼靈”,屬于透皮貼劑,其實據她了解,亞寶在藥品的緩釋控釋制劑領域具有相當的技術儲備和創新。此外,在質量上,該企業早些年就通過了歐盟和美國的認證標準,相當于拿到了出口市場的通行證。
缺少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產品,可以說是山西醫藥工業的瓶頸之一。梳理《行動計劃》,其中包括了要攻關14類醫藥行業的關鍵技術。秦雪梅教授告訴記者,其中既有針對不同類型,如化學藥、中藥、生物制品,又有針對不同品種,如注射劑、新釋藥系統、傳統中藥劑型,還有針對不同階段,如研發、原料與制劑生產中出現的瓶頸問題進行技術創新。
秦雪梅教授認為,這些關鍵技術不僅全面,而且針對性很強,是由具體企業在重點品種的研發與產業化過程中發現提出的,通過技術攻關將直接提高具體藥品品種的質量,還將提升企業的科技創新能力,通過產學研結合,在創新過程中培養技術團隊。
此外,秦雪梅教授表示,此次《推進計劃》和《行動計劃》出臺的時間節點,對于山西醫藥工業至為關鍵。因為,2015年年底是山西省醫藥企業舊版GMP認證證書到期的最后期限,沒有通過新版GMP認證的企業將面臨出局,在此關鍵時期,《推進計劃》和《行動計劃》,將對山西骨干藥企通過認證起到極大的助推作用,大大提升我省醫藥產業的產能與級別。
本報記者 陳志
專家簡歷
秦雪梅:山西大學中醫藥現代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導,山西省科技創新團隊帶頭人、中國藥理學會常務理事、中國藥學會中藥及天然藥物專業委員會委員。主要研究方向是,中藥質控、評價與代謝組學研究。
部分信息點擊
《山西省醫藥工業三年推進計劃》
發展現狀
2014年,山西省醫藥工業資產總額282.17億元,實現銷售收入158.86億元。
發展目標
2015—2017年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90億元,年均增長7%;2017年實現銷售收入191億元,年均增長7%。
六大醫藥基地
大同—國內最具優勢的化學原料藥制造基地
晉中—經典國藥品牌生產基地
運城—華北最大的注射劑生產基地
晉東南—生物醫藥和創新醫藥生產基地
臨汾—現代中藥生產基地
太原—新藥研發和仿藥生產基地
四大特色中藥材種植基地
晉東南黨參種植區、晉北黃芪種植區、晉南柴胡等種植區、晉中款冬花種植區
藥品物流配送基地
以太原為中心,大同、忻州、臨汾、運城、長治為支撐的現代藥品物流體系
《山西省醫藥工業2015年行動計劃》
3216工程
2015年全省醫藥產業推進37個重點項目,精準幫扶26戶重點企業,攻關14類行業關鍵技術,建設6個園區基地,力爭當年完成投資90億元,同比增長5.8%,全行業實現銷售收入180億元,同比增長13.3%。
作者:陳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