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5/9/18 0:00:00 來源:
未知
17日下午,全國政協“公立醫院改革中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專題調研組來到汕頭市中醫院。一進醫院的大門,調研組成員就被頭頂上的簡易天棚吸引。
“我們醫院有兩座樓,大家現在所處的位置其實是兩座樓中間的天井,因為病人多,樓內實在裝不下,我們就把一樓收費處和藥房的柜臺改在了朝外的這一面,又在天井中央的位置加建了一排科室。”院長林創堅介紹道。
護理部主任陳玉娟告訴記者,中醫院自1958年建院以來從未擴建過,只是把原來的4層樓加建成了8層,而兩座樓中間的簡易天棚也是為了緩解病人 在雨天取藥繳費時的不便才加蓋的。“汕頭的百姓對中醫還是很信賴的,我們醫院日門診量超過千人,但醫院占地卻只有5畝半,場地實在是太小了,雖然市政府去 年年底給我們醫院劃撥了一塊60畝的土地讓我們異地重建,但還沒開始動工。”
距離汕頭市中醫院百余米便是汕頭市中心醫院。住院A樓22層,B樓12層,兩樓各層相通,開放床位近1700張。2012年落成的門診綜合樓更 是氣派:地面主樓21層,裙樓7層,地下2層,配套粵東地區首個采用機械升降橫移式及倉儲式立體停車庫和粵東地區首個醫療救護專用直升機停機坪。
走在中心醫院寬敞明亮的大廳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醫政司副司長兼醫改辦副主任陸建偉忍不住感嘆西醫院和中醫院的差別;有同感的還有全國政協委 員、中國中醫科學院望京醫院骨科主任溫建民,在隨后召開的座談會上,他向汕頭市衛生計生局局長鄭衍平拋出了這樣一個問題:請問汕頭市對中醫藥的投入占整個 醫藥衛生投入的百分比是多少?占GDP的百分比是多少?
“醫改明確提出中西醫并重,但這一要求各地卻并沒有落實好,好一點的地方中西醫的投入比能達到3∶7,差一點的地區也就剛剛能達到2∶8。這樣 的投入比例使西醫院發展得越來越大,中醫院卻越來越被邊緣化,非常不利于分級診療制度建設。”全國政協委員、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對臺港澳中醫藥交流合作中心 主任楊金生感慨地說。
“我國的衛生事業投入在國民經濟投入比例中較低,與教育事業投入差距甚遠,而中醫藥事業投入在衛生事業投入比例中又更低一些,非常不利于中醫藥的發展,確實應該把中醫藥并重落到實處。”汕頭市副市長趙紅表示。
“我覺得國家有必要以法律的形式確定中醫藥經費占衛生事業經費的比例,確保政府投入到位。”楊金生說。
“法律保障是一方面,另一方面,無論是醫藥衛生的管理部門還是中醫藥的從業者都應該改變觀念,從大醫學的范疇去看待中醫和西醫,中醫和西醫沒有 哪個是第一哪個是第二之分。”在全國政協教科文衛體委員會副主任、原衛生部副部長黃潔夫看來,要想實現中西醫并重,不管是從制度、標準、規范還是從人們對 中醫的信任度來說,都應該尊重中醫發展的規律,在繼承中發展,展現中醫的科學性。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