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5/10/10 0:00:00 來源:
未知
|
睿睿哭個不停,奶奶也是淚眼婆娑,心疼孫子卻毫無辦法 現代快報記者 施向輝 攝 |
昨天,南京兒童醫院門診二樓,3歲的男孩睿睿(化名)始終哭個不停,奶奶也是淚眼婆娑,心疼孫子卻又毫無辦法。因為誤吃了96片止瀉藥,睿睿神經受到重 創,不僅雙目失明,而且雙腿也接近癱瘓的狀態。更不幸的是,孩子出生滿月,父母就離婚了,媽媽從此杳無音信,孩子的爸爸在外地打工,回家看過睿睿一次后, 又去了外地,也不與家里聯系。目前,孩子治病已花光了家底,醫藥費成問題。
現代快報記者 劉峻
孩子誤食藥片
男童吃了96片止瀉藥中毒
睿睿和奶奶爺爺,住在徐州睢寧縣李集鎮李潘圩村,村里人都很喜歡眼睛大大的睿睿。3歲的時候,睿睿能說會道 ,還能騎自行車。聰明伶俐的他,甚至已經能夠叫出全村大部分人的名字。8月19日,外面下大雨,奶奶帶著睿睿在家里玩。因為腸胃不舒服,奶奶吃了片止瀉藥 (苯乙哌啶),吃完就把藥瓶隨手放在了桌子上。
“當時是中午,人比較累,吃完就睡覺了。”70多歲的睿睿奶奶說。睡醒后,看到睿睿也在睡覺,旁邊有個空藥瓶,她以為藥片被孩子扔了。沒有想到,孩子睡到下午4點鐘還沒醒。奶奶覺得有點不對勁,怎么喊睿睿,睿睿都醒不了,而且臉色和嘴唇都發青。
奶奶趕緊抱著孩子到鎮上的醫院求救,隨后又轉到了睢寧縣的醫院,當地醫院只能氣管插管,維持睿睿的呼吸,對藥物中毒也是束手無策。睿睿一家又輾轉到了徐州的醫院。
救治又耽誤了十幾個小時
“我們估計是中午11點左右吃的藥,到徐州醫院已經是第二天的凌晨4點了。”睿睿的大伯李何里說:“路上耽誤時間太長了。總共吃了有96片藥。”
到了徐州的醫院,雖然采取了血液凈化等措施,但是藥物對孩子的傷害還是全部爆發了出來。
李何里告訴記者,孩子雖然逐漸蘇醒過來,但是雙目失明;雙腿雖有力氣,但就是站不起來。說話的時候,睿睿的嘴巴還有點歪。在愛心人士的幫助下,10月8日,一家人來到了南京兒童醫院。
昨天,南京兒童醫院的專家告訴現代快報記者,從目前的眼部檢查來看,眼底基礎都是好的,孩子看不到,說明神經受損了。還要拍一下核磁共振,以便再看一下具體的情況。
昨天,記者在南京兒童醫院門診,見到了睿睿。從外表看,睿睿似乎沒有什么異常,大大的眼睛,還是睜著“看”這個世界,只是外面的世界,始終都是漆黑一片。記者用手指在睿睿眼睛前面晃了晃,孩子沒有任何反應。
全家陷入困境
孩子出生1個月后,媽媽再無消息
“只能抱著,孩子站不住,也看不到。以前什么都能說,調皮得很,現在孩子也著急,一著急就哭。”孩子奶奶抱著孩子,說著說著也哭了起來。
不幸的是,睿睿的爸爸和媽媽,此時都是音信全無,睿睿只能依靠爺爺奶奶和大伯。
睿睿的大伯李何里告訴記者,睿睿的爸爸在溫州打工的時候,通過網絡,認識了睿睿媽媽。懷上睿睿后,兩人感情就降至冰點。孩子出生后31天,睿睿的媽媽就離開了這個家,再沒有任何消息。
“睿睿的爸爸,也不經常來家。”說起自己的弟弟,李何里也是十分無奈,“睿睿出事后,他爸爸回來過一次,但是說要到外面打工,今年中秋節前,也走了。我們也沒有他電話,他也不打電話回家問問孩子情況。”
醫藥費成問題,請幫幫這個孩子
李何里告訴記者,他也在溫州打工,昨天在南京兒童醫院預約了核磁共振,如果治療有希望,那么會盡全力。但是,整個家為了這個孩子,真的是到了崩潰的邊緣。現在各種搶救費、治療費已經花去了5、6萬。前天剛帶過來的5千塊錢,也已經快沒有了。
“我們現在最想讓孩子的眼睛能看到,這樣今后至少有起碼的生活自理能力。”李何里說。
釋疑
止瀉藥,為什么會這么“毒”?
南京淮海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專家告訴記者,睿睿吃的苯乙哌啶,主要用來治療腹瀉等腸道疾病,一瓶最多100片。一般為了安全起見,不會整瓶開 給患者。通常,2歲以上的孩子只能吃四分之一片,1歲以內的孩子禁用。這個藥為白色小藥片,如果嘗一下,會感覺有點甜,小孩子特別容易誤認為是糖果。據 悉,就在去年,南京兒童醫院也收到過同樣的病例,只不過當時家長發現及時,到醫院治療也及時,孩子生命無大礙。
醫生告訴記者,該藥如果超劑量服用,孩子會有如面色潮紅、口唇發紺、煩躁不安、渾身發抖、呼吸困難等中毒癥狀 。如果更大劑量服用,那么就可以導致嚴重的呼吸抑制和昏迷。呼吸抑制就會造成大腦缺氧,不排除出現像睿睿這種情況,也就是神經系統方面的后遺癥。
調查
降壓藥兒童誤服得最多
現代快報記者檢索發現,就全國來說,硝苯地平引起兒童誤服挺常見。以用于治療心絞痛、高血壓的一款瓶裝硝苯地平片為例,每瓶裝有100片,無 需費力就可擰開瓶蓋。瓶內的藥比綠豆稍大些,包著亮亮的糖衣。記者嘗了一下,微甜,加上黃顏色的外表,確實很容易被小孩誤認為是糖丸。
南京兒童醫院急救中心曾有過一項調查,對近3年來接診中毒患兒誤服的藥品、食物以及其他毒物進行了清點,結果藥品中毒占到總中毒人數的 66.5%。降壓藥和避孕藥,這是臨床最常見的引起兒童中毒的藥物。此外,神經精神類藥物、呼吸系統用藥以及保健用藥也不少,基本都是家庭的常備藥。降壓 藥大多是糖衣包裝,孩子看起來特別像糖果。還有一個問題就是“群體化表現”:一個孩子發現“糖果”后,可能會和一群小朋友分享,結果導致集體中毒。
提醒
不要哄孩子說“藥品是糖果”
據統計,近3年里的中毒兒童患例中,小于6歲的兒童占到93%,而兩歲孩子最多,達到了32.5%。中毒兒童患例中,以藥品中毒最多,占到總中毒人數的66.5%,主要由服用過量和誤服引起。
南京市兒童醫院急診科李灼副主任醫師說,成人藥物一定要妥善放置,讓孩子接觸不到,特別是家人有一些慢性病的,如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等, 千萬不要嫌麻煩,每次服藥之后要收藏好。此外,專家呼吁一些藥品生產企業能夠在瓶蓋設計上做一些改進,兒童即便拿到了也很難打開,這樣能有效避免意外的發 生。專家還提醒,家長要告訴孩子藥品危險,告訴孩子藥品是什么,并解釋為什么需要服藥。尤其要注意,不要為了讓他們服藥而哄騙說藥品是糖果或吃起來像糖 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