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5/10/13 0:00:00 來源:
未知
“青蒿素是傳統中醫藥送給世界人民的禮物。 ”屠呦呦在獲得諾獎后之所以如此說,因為她是受到中藥典籍《肘后備急方》的啟發,才研制出青蒿素。
“中國醫藥學是一個偉大的寶庫。 ”毛澤東同志于1958年就提出這樣的論斷。的確,中醫藥經過幾千年的人體試驗,在世界醫藥學中無與倫比,也是我國最有原創優勢、最有希望取得世界級成果 的科技領域。對于這一寶藏,如果我們停留在原始的炒、泡、蒸、煮等方法,而不采用現代嚴格的制藥流程,只能是原地踏步,難以獲得世界的認可。一旦打開封閉 的圍墻,與現代科技相結合,傳統中醫藥就發出奪目的光彩。屠呦呦的獲獎表明,現代科技是打開中醫藥寶庫的“鑰匙”。
青蒿與青蒿素,盡管只一字之差,卻代表著不同的醫學理念,一個是中藥(材),一個是現代藥。中藥的藥效不完全取決于藥物的化學成分,它不是“殺 毒”,而是通過性味歸經、君臣佐使、升降沉浮等,以藥物的偏性來糾正人體的偏性,從而促進恢復平衡。與之緊密相關的中醫,講究陰陽五行、藏象、經絡、辨證 施治等治療法則。可以說,傳統中醫藥學的病理、醫理、藥理與現代醫藥學不是一個話語體系。這正是百年來多次“中醫存廢”“廢醫存藥”“廢醫驗藥”等爭論的 焦點所在。但爭論歸爭論,只要還有現代醫學無法治療的疾病,中醫藥還將長期存在,并且需要進一步加以保護、傳承與挖掘。傳承是創新的源頭,中西醫之爭、中 醫是否科學之爭都是“偽命題”,青蒿素治療瘧疾的成功,是中醫藥現代化與科學化的勝利。
打開中醫藥寶庫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樹立問題導向、堅持科學態度、推進協同創新。醫學的目的是治療疾病、拯救生命。青蒿素就是出于抗 瘧疾的目的,動用了數十個單位的500多名科研人員,用5年篩選4萬多種化合物和草藥才研制出來的。與青蒿素類似,根據文獻記載與民間中醫的經驗,我國醫 學界經幾代人的科研從砒霜中發現了治療白血病的有效成分。這啟迪中醫藥領域科研人員要沉下心來,圍繞臨床重大問題努力攻關,挖掘中醫藥的更多醫學價值以造 福人類。
通過提煉成分來研制藥物,是中醫藥現代化與科學化的方法之一。在中醫藥這一偉大的寶庫里,還蘊含著巨大的創新空間,需要用現代科技這把“鑰匙”去打 開。作為中國大陸科學家,屠呦呦“破冰”諾貝爾獎標志著一個石破天驚的開始,也預示一個無限可能的未來。中醫藥如此,其他領域同樣如此。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