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近日在北京中醫藥大學國際學院采訪了幾位外國留學生,她們表示,她們所在國家的中醫藥發展才剛起步,但相信未來會越來越好。
吸引
北京中醫藥大學國際學院的這幾位外國留學生都給自己起了中文名字。來自意大利的胡幸笛是中文授課本科班五年級學生,目前在北京中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院跟隨老師進行臨床實習,她說:“了解越深,越被中醫藥的變幻和玄妙所吸引。”
北京中醫藥大學留學生胡幸笛
最初接觸中醫藥是受媽媽影響,在意大利可以去藥店買中藥,藥店登記后負責進口,大約要等3個星期才能拿到藥,胡幸笛說她媽媽經常這樣做。后來她跟父母在奧地利居住時,上過保健班學習按摩。
“在歐洲學的中醫不地道,所以我來北京學習。”胡幸笛說,最讓她感到驚嘆的是,“同一個病人,不同老師看后,會開不一樣的方子,而且他們的方子都有效”。
美國留學生愛琳2012年起在英文授課本科班讀書,目前上大學四年級。她媽媽是中醫醫生,開了中醫診所,主要從事針灸治療。耳濡目染,愛琳也對中醫著了迷。
“我媽媽在美國學的中醫內容比較簡單,比如對經典《黃帝內經》并沒有系統學習。”愛琳說,她在北京接受的是地道的、全面的中醫理論。《黃帝內經》和《金匱要略》等,都是她喜歡的課程,“當然有很多地方還不太懂”。
來自安哥拉的塔尼亞是大學二年級學生。她說:“當初來中國沒想學中醫,但在北京語言大學學漢語時,看到老師播放的介紹中醫的視頻,就被深深地吸引了。”
據記者了解,北京中醫藥大學自1957年起開展對外教育,截至目前已為90個國家和地區培養了2萬余名中醫藥人才。
自信
“一些中國年輕朋友覺得中醫過時了,療效也不好。看病的話,最好找西醫。”胡幸笛說,“主要是中國年輕人對自己的東西不夠自信。中醫可以幫助很多人,有時候比西醫還好。”
當有的中國朋友跟胡幸笛說“學中醫干嗎,我都不想學”時,胡幸笛總會講中醫的神奇,中醫能治療很多西醫治不了的病。有的患者感到胃疼、胃酸脹,拍片子看不出毛病,西醫就說沒問題,讓患者回家。中醫則通過“望聞問切”,能診斷出“未病”,提前介入調整治療。
針灸在歐洲很火,比在中國還火。有經驗的醫生在美國針灸一次,收100美元到200美元。愛琳說,她媽媽經驗不夠,針灸一次只收60美元。
今年6月北京中醫藥大學承擔了美國執業中醫師潔針考試。目前,美國已有43個州及哥倫比亞特區要求申請中醫師執照。公民想取得中醫師執照,必須要持有美國國家針灸及東方醫學認證委員會的資格證書,潔針考試是其中必考內容。
“中醫博大精深。”來自馬來西亞的留學生呂純晶說,她小時候在馬來西亞吃過中藥,“特別苦,每次吃完,媽媽就給一塊糖吃”。
北京中醫藥大學留學生呂純晶
呂純晶是自己想學中醫,而且追求的目標是“上工”。她向記者詳細地解釋:“上工治未病,中工治欲病,下工治已病。”
未來
采訪這些留學生時,記者問了同一個問題:“為什么學中醫,未來有何打算?”她們的回答是,中醫在她們國家“剛剛被人認識”,但她們“相信未來會越來越好”。
胡幸笛學了《傷寒雜病論》等醫古文等課程,“我覺得很抽象,還不太知道以后如何應用這個知識”,不過可以肯定的是,中醫在歐洲越來越被人們所接 受,在歐洲有些醫院和診所的西醫醫生,更愿意找中醫醫生特別是會針灸的醫生作為自己的合伙人。這也是她堅定地學習中醫的重要原因。
“馬來西亞需要中醫。”這是呂純晶對未來的判斷。她說,馬來西亞中醫診所不太多,但政府已經開始接受中醫。患者如果去政府醫院看病,確需中醫治療,會被轉診到指定的中醫診所。
中藥方劑、中醫內科、婦科、溫病是呂純晶最感興趣的內容。談到中藥方劑,她可以生動地說出中藥的“四氣五味、君臣佐使、升降沉浮”。她甚至計劃考取北京中醫藥大學碩士研究生繼續學習。
“以前,安哥拉人認為中醫與巫術是一樣的。”塔尼亞說,“近些年,安哥拉有很多人開始看中醫,我媽媽也看過中醫。”
“目前美國中醫診所還不多。”愛琳說,最近幾年,她發現有很多美國人選擇看中醫,因為西藥非常貴。“我是看到了中醫的未來,才選擇學中醫的。”她說。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