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5/12/14 0:00:00 來源:
未知
在這個數字時代,我們身邊的一切都被“數字化”了。只有一處,也許是由于其本身的根深蒂固,也許是由于它天然的排斥新鮮事物,醫學,卻從未被數字化 浪潮所影響。隨著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多領域技術與互聯網的跨界融合,新技術與新商業模式快速滲透到醫療各個細分領域,從預防、診斷、治療、購藥都將 全面開啟一個智能化時代。我們認為在人口結構與健康需求變化、政策扶持、資本驅動以及技術變革四大因素共振下,互聯網將加速重構醫療健康生態圈,解決各個 環節痛點,基于醫療大數據平臺的診斷與治療技術將把個性化醫療推向一個前所未有的空間。
本報記者 肖玫麗 上海報道
民營體檢行業硝煙再起,寡頭壟斷或成趨勢。
以行業垂直整合為目標、借助并購完成行業整合的趨勢將是方向,主角是美年大健康,它的每一次躍進都成功重構體檢市場格局。
平衡了10年之久的“三足鼎立”在2014年被打破,美年大健康合并慈銘體檢一躍成為行業龍頭,并在今年借殼江蘇三友(30.87, 0.00, 0.00%)(002044)成功上市。11月底,美年大健康宣布加入包括平安、紅杉在內的買方團,聯合向正在私有化的愛康國賓發出“無約束力的私有化初步要約”。要約收購如若成功完成,民營體檢三巨頭將合并為一。
俞熔的胃口不僅限于此,他還將繼續同業并購。
“體檢本身就是個健康需求采集的過程,所以我們會往專業的醫療服務去延伸,比如說口腔、眼科、糖尿病醫院等專科領域。”美年大健康CEO俞熔告 訴21世紀經濟報道。甚至還包括跨行業、跨界的并購,“產業鏈并購也有。精準醫療是未來整個醫療行業發展的趨勢,我們會并購在體外診斷、基因檢測、早期篩 查等領域有相當技術門檻或者創新前瞻性的公司,包括在海外物色一些優質的標的。”
而被業界認為是兵家必爭之地的移動醫療領域,俞熔的野心是跳過1.0版直接深耕2.0版。
移動醫療1.0版把醫生和患者“鏈接”起來是重點,2.0則是醫患關系的重新配置,路徑是“通過線下的醫療服務獲取了專業的數據和健康信息,然 后再用互聯網的工具讓它產生更大的價值”。俞熔表示,“我認為從下往上更有爆發力,相比從云端到地面的關系。我們把流量引導線上平臺以后,未來的醫療服務 還是要落地,又回到線下了。”
寡頭之爭:借助并購完成行業整合
《21世紀經濟報道》(以下簡稱《21世紀》):并購的時候你會考慮哪些因素?
俞熔:從同業的角度來講,就是考慮互補性。美年大健康的定位就是平臺型公司,接下來我們的并購也會從三方面展開:第一是繼續同業并購;第二是跨 行業、跨界的并購。因為體檢本身就是個健康需求采集的過程,所以我們一定會往專業的醫療服務去延伸,比如說口腔、眼科、糖尿病醫院等專科領域;第三是產業 鏈并購。精準醫療是未來整個醫療行業發展的趨勢,我們會并購在體外診斷、基因檢測、早期篩查等領域有相當技術門檻或者創新前瞻性的公司,包括在海外物色一 些優質的標的,來不斷加強自己獨特的競爭力。
《21世紀》:你們搭建的平臺跟愛康國賓搭有何不同?怎么看待雙方關系?
俞熔:我們可能會整合一些國內有品牌影響力的口腔集團,通過收購、兼并或其他的方式去做布局,最終實現雙贏。各具特色,但沒有優劣之說。
最近有很多合并案,都發生在行業僅有的兩家寡頭上。資本圈和產業圈的呼聲是很高,大家可以減少一些競爭性的策略,然后把精力集中在建立和提升國家級行業標準、規范的制定,雙方聯手去提升整個行業的質量。
《21世紀》:即使是雙方合力,體檢行業大部分市場份額還是在公立醫院。可以深挖的藍海在哪里?
俞熔:我們現在能做到個體化的體檢套餐,消費者在我這里有歷史數據,我就可以根據他的情況自動生成一套個性化的體檢套餐。而且我們是覆蓋檢前、檢中、檢后的全方位的服務鏈條,我們從精準的采集到健康數據,到科學的評估,再到提供解決方案,這是一整個閉環。
更重要的是,我們把消費者的需求從單純的體檢服務延伸到個體化的健康需求,也可以反哺我們的線下體檢業務。通過海量精準的數據建立各種疾病譜的風險評估模型,提煉出目標人群給予針對性的解決方案,所以體檢過程和檢后增值服務,延展空間非常大。
移動醫療2.0:醫患關系重新配置
《21世紀》:美年大健康為什么還沒推出自己的移動醫療產品?
俞熔:移動醫療分為幾個層次:醫生、患者、醫院。現在移動醫療馬上要進入2.0的階段,1.0階段通常是針對患者和醫院、醫生的關系和流程改善,通過各種工具提高兩者間的效率。1.0階段是把流量跑起來,建立聯系。
2.0階段不僅是把醫生和患者建立起鏈接,我們稱之為醫患關系的重新配置。真正有價值的移動醫療我關注的是醫生效率的提升,同時精準滿足客戶和患者需 求。提高醫生效率指的是創新的工具方法,比如說標準化的知識庫和臨床路徑、遠程醫療,智能診斷的手段,讓優質專家在不影響生活質量的情況下大幅提高效率, 效率的提高才能進一步帶動平臺的流量。
還有一個很大的差異,就是移動醫療不需靠燒錢支撐。我們在移動醫療的布局會直接進入2.0階段,一次性推出一個成熟的產品。
《21世紀》:所以你也是傾向于醫療+互聯網?
俞熔:我覺得是。現在移動醫療領域的巨頭都是從互聯網做起,再回歸線下,所以需要燒錢獲取流量、要不斷尋找商業模式。我們通過線下的醫療服務獲 取了專業的數據和健康信息,然后再用互聯網的工具讓它產生更大的價值。我認為從下往上更有爆發力,相比從云端到地面的關系。我們把流量引到線上平臺以后, 未來的醫療服務還是要落地,又回到線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