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5/12/25 0:00:00 來源:
未知
中國中醫科學院成立60周年之際,習近平總書記、李克強總理專門發去賀信和指示;屠呦呦以“青蒿素” 獲諾獎,令全世界對中醫刮目相看;國家對中醫中藥扶持、呵護政策還在不斷出臺,我國中醫藥事業發展迎來了黃金期。
中醫專家整體“搬”到社區
家住南京雨花臺區岱山街道周村十號的周奶奶患干眼癥多年,近來癥狀越來越厲害,每隔一天就要跑到南京市中醫院去做針灸治療。針灸療效不錯,但每天耗在路上半天時間,“每次去做治療,要早晨5點多就得起床,坐62路公交車然后再轉坐地鐵到醫院,到醫院后還得再排隊。”
但 從12月23日起,周奶奶再也不用這么折騰了:家門口的岱山社區醫院與南京市中醫院合辦的中醫館正式開診。南京市中醫院的針灸、脾胃、肛腸、腦卒中、腎 科、眼科等13個科室,每天至少派4位專家進駐岱山社區醫院坐診。岱山社區周邊的2萬多市民,如今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三級大醫院的醫療服務。
南 京市中醫院副院長吳素玲介紹說,目前社會上患者對中醫針灸、理療等需求非常旺盛。以該院針灸科為例,有開放床位80多張,在冬病夏治、“三九”灸治等時 期,每天門診量達到1000人次左右,平均每張床位等待時間要8.3小時。送診到社區醫院后,百姓來社區醫院就診,最多僅需等1個小時。中醫館開診頭一 天,就接診了200多位居民。
南京市中醫院黨委書記虞鶴鳴表示,目前中醫藥發展迎來史上黃金時期,他們還將與多家社區醫院“牽手”建立醫聯體。記者了解到,江蘇省中醫院在去年結盟12家基層醫院的基礎上,今年又與18家基層醫院“牽手”。江蘇省第二中醫院前不久也與7家社區醫院結成“醫聯體”。
“綠色療法”優勢明顯
中 醫進社區,不僅能解決老百姓來回奔波之苦,而且也為患者節省了不少費用。目前,在南京三級中醫院,掛主任號的診療費用是38元,醫保報銷12元,患者仍需 要自掏腰包26元;而到社區掛號只需1元錢。同樣的針灸治療,在三級醫院,一次要收費90多元,而在社區醫院只要50多元,幾乎節省了50%。
同 樣的骨折,大醫院西醫慣常采用開刀、植入鋼釘治療,患者受苦大、花費多,而在社區醫院用傳統的中醫小夾板治療,費用能省下一大半,患者也不用二次開刀取出 鋼釘,痛苦小得多。南京石門坎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負責人告訴記者,因為老百姓認可度不斷提升,該院骨科業務量上升明顯,今年1—10月,中醫診療人次同比增 長36.89%,飲片銷售額同比增長32.6%。
一項調查顯示,在生病時,表示“經常”或“有時”想到看中醫的人占67.9%,“很少”的人為24.6%,“不會”的人僅為7.4%。
“中 醫作為綠色療法越來越受到人們青睞。”江蘇省第二中醫院針灸科主任張建斌告訴記者,像辦公室久坐一族,很容易患頸椎病、腰肌勞損和腰椎間盤突出癥,而西醫 治療有效的方法不多,要不就冒風險做手術;但中醫的針灸、拔火罐、推拿等方法治療這類患者,療效就比較好。中醫中藥在調理亞健康、治療失眠、頑固性肥胖、 皮膚病、風濕性關節炎等方面,有著西醫無法比擬的優勢。
大醫院爭相發展中醫科室
目前,南京市二級以上的公立大醫院全部取消了西藥藥品加成銷售,而只有中草藥、中藥飲片仍保留加成銷售,且針灸、推拿等服務收費項目都有了較大幅度提高。受多重利好因素的刺激,南京各大西醫院近來都在鉚足勁發展中醫科室。
南 京鼓樓醫院在西醫科室用房非常緊張的情況下,還是決定將有限的空間騰出一部分給中醫科,明年的床位將增至40多張,比原來翻了一倍多。南京市第一醫院也提 出了“虛擬中醫病房”的設想,這一模式將讓中醫科與外科、內科、康復科等“聯手”,由中醫科對這些科室的住院病人施治中醫技術,促進更快康復。南京中大醫 院、軍區總醫院、紅十字醫院等紛紛提出了擴建中醫科室的計劃。
一 家三甲西醫院院長告訴記者,過去中醫科室在西醫院里只是“配角”,因此在人才隊伍中一老一少突出,“兩頭翹”比較嚴重,30-50歲年齡段人才嚴重青黃不 接。國家中醫藥局一項調查顯示:未來5年,我國各級各類醫療機構對中醫藥專業技術人員的意向需求將達到51.76萬人。
省衛計委中醫科教處 戴運良主任認為,時下,中醫藥事業發展迎來黃金時期,中醫院、西醫院都需要大量中醫人才,特別是基層中醫人才缺乏。加快中醫人才的培養,政策措施一定要跟 得上,要適當提高中醫、特別是社區中醫的收入待遇,使中醫人才“引得來、留得住、用得上”。對于一些跟師學藝的中醫,也應適當承認其學歷,在晉升職稱等方 面給予同等考慮。 本報記者 仲崇山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