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6/3/1 0:00:00 來源:
未知
2016年是“十三五”規劃開局之年,生物醫藥仍然被列為重點發展領域之一。在精準醫療的當下,生物醫藥產業至少將迎來5年黃金發展時期,各細分行業都將從中獲益。在剛剛過去的2015年,全球生物醫藥產業都取得了哪些突破?今年又將迎來怎樣的發展機遇?
本報將推出“院士盤點生物醫藥產業系列報道”,由天津藥物研究院研究員、中國工程院院士劉昌孝撰文,從戰略和策略的高度盤點2015年生物醫藥研發特點,并展望2016年生物醫藥研發形勢。
■劉昌孝
美國繼續保持領先地位
2015年新藥數量基本與2014年持平,小分子藥物繼續是全球首批新藥中的主流。據統計,2015年,全球首次批準的新藥包括:26個新分子實體藥物、 12個新生物大分子藥物、8個新復方制劑,總計46個。其中,小分子藥物占70%以上。另外,美國還批準了兩個生物相似藥物,歐盟則批準了54個擴大臨床 適應癥產品。
去年,美國共批準新藥32個,繼續保持全球領先地位,其中,新抗癌藥物數量最多。從美國和歐盟批準的44個新藥類別來看,美國批準的抗癌藥物和其輔助藥物 共14個、神經系統類藥物5個、內分泌與代謝類藥物5個、心血管藥物4個、血液系統藥物4個、抗感染藥物3個、遺傳性疾病治療藥物3個、消化系統藥物2 個、泌尿系統藥物2個、呼吸系統藥物1個和疫苗1個。
另外,復方制劑和生物相似藥開發顯示出優勢。美國FDA批準的世界首個3D打印新藥Lmlygic 可用于黑色素瘤和淋巴瘤治療,為新制劑產業化發展打開先河。生物相似藥Zartio是在安進公司原研藥物“非格司亭”基礎上開發的新藥,用于骨髓移植患者 防止免疫系統感染等。
不僅如此,在3D打印技術陸續應用于醫療設備等眾多領域后,制劑領域終于也迎來了此項極具創新的技術。3D打印技術的優點是藥物劑量可根據患者的需求添 加,可達到本地化、個性化的生產。2015年7月,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首次批準了世界第一個3D打印藥物SPRITAM,該3D打印藥是一 款抗癲癇癥的藥物,共有4個規格的片劑。
3D打印藥物開發被認為是一種從藥品批量生產到流水式生產的革命,具有迅捷靈活滿足訂單式需求、無須工藝反放大和劑量劑型激射的靈活性等優勢。但也有專家 認為,藥物的核心作用是治療疾病,需要通過嚴格的藥理毒理及臨床試驗等考驗,絕非個人在家中自主設定藥物。藥廠中的大規模生產機器早已滿足藥物常用劑量批 量生產的需要,如果將生產機器替換成3D打印機,對目前的行業并無實質改變,且需大量資金。
突破性治療藥物認定挑戰仍存
總結實施突破性治療藥物認定審評通道兩年半以來的得失發現,優先審評權受到持續關注,新分子實體首輪批準率創歷史新高,生物類似物繼續呈現上升勢頭。盡管成績斐然,但仍面臨重大挑戰。
2015年美國FDA受理了36份新分子實體申請;批準41個新分子實體,其中包括19個罕見病用藥,首輪獲批率創歷史新高。
突破性治療藥物計劃啟動以來,美國藥品評價和研究中心已經受理307份突破性治療藥物認定請求,給予95個突破性治療藥物認定,批準20個突破性治療藥物 原始/補充申請。對于申請人和FDA而言,突破性治療藥物認定起到了參與者各就各位的作用。申請人的關注點從“跟隨式創新”藥品和存在較少有利的獲益/風 險平衡的多種治療藥品選擇的疾病轉移。
藥物研發是一種科學性極強的轉化過程,研究發現許多以替代性臨床療效為指標的快速審評存有異議。由于FDA采用替代性療效指標批準一些抗癌藥物(如易瑞 沙)上市,而后期的臨床研究未能證明這些藥物能延長患者的生存期和有效率,事后FDA也未對這類藥物的后續監管來確保新藥的療效。因此,有美國學者呼吁將 減慢快速審評的步伐。
美國政府問責局(GAO)日前指出,FDA新藥的加快審評批準后未能充分跟蹤與這些藥物相關的安全性問題,特別對跟蹤的安全性問題及上市后研究缺乏可靠的 可存取數據。GAO 建議FDA制定計劃,通過上市后的安全性數據糾正證實的問題,確保這些數據能夠為監管所用。GAO建議美國衛生和社會服務部對FDA的上市后安全性努力提 供其他信息。
中國原創藥物開花結果
與美國和歐盟為主的研發新藥數目相比,中國在過去一年里的創新藥物屈指可數。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5年12月25日,2015年的批文總數約為301 個,其中化學藥210個,中成藥75個,生物制劑16個,但是原創藥并不多。而在國家重大創新藥物專項激勵下,中國原創藥開始開花結果。2015年,國家 衛計委共批準了56個藥物進入新藥專項擬推薦的優先審評的新藥清單。
具有明顯原創性成果的有三個新藥:第一,首個Sabin株脊髓灰質炎滅活疫苗。此產品采用減毒活疫苗的生產毒株,經過Vero細胞生物反應器培養收獲病 毒,再結合滅活疫苗的工藝制備而成的注射制劑,填補了國內脊灰滅活疫苗生產領域的空白,并打破脊灰滅活疫苗生產技術的壟斷。
第二,腸道病毒71型滅活疫苗。該疫苗為我國自主研發的預防用生物制品1類新藥,突破了疫苗二倍體細胞規?;a和質量控制關鍵技術瓶頸,為生產安全、有效、質量可控的疫苗產品奠定基礎,該疫苗對預防和控制手足口病流行至關重要。
第三,中國抗癌原創新藥西達苯胺,是全球首個獲準上市的亞型選擇性組蛋白去乙?;缚诜种苿?,也是中國首個授權美國等發達國家專利使用的原創新藥。深圳 微芯生物科技公司的“重大新藥創制”專項成果西達苯胺上市標志著我國基于結構的分子設計、靶點研究、安全評價、臨床開發到實現產業化全過程的整合核心技術 與能力顯著提升,是我國醫藥行業的歷史性突破。
值得關注的是,中國醫藥產品還以零缺陷通過美國FDA檢查。隨著國內原料藥和制劑產品質量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在美國這個全球最大、最規范的醫藥產品消費 市場占有一席之地,成為國際化重要目標。我國華海制劑就對外走出了一條圍繞特色原料藥、歐美仿制藥、國際原研企業合作、規?;l展的道路;綠葉的國際化發 展路徑在策略上突圍;華海和恒瑞出口產業步步升級,未來制劑國際化將呈現品種和策略并進的局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