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3月11日電(記者王思北)“十三五”規劃綱要草案提出,推廣中醫藥適宜技術,推動中醫藥服務走出去。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廣泛開展教育、科技、文化、體育、旅游、環保、衛生及中醫藥等領域合作。
全國政協委員、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副局長于文明11日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中醫藥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有利于世界了解中國,中醫藥走向世界也有利于世界人民健康。
“我提案建議設立中醫藥‘一帶一路’專項基金,支持中醫藥機構參與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實施,為中國與沿線國家開展中醫藥交流合作提供保障。希望借鑒‘孔子學院文化項目’的管理模式和機制,設立‘中醫藥海外中心’。”于文明說。
在項目管理模式上,可采取“政府引導、社會參與、市場運作、官產學研聯辦”,成立專項工作領導小組,組建專家指導委員會,打造市場化、國際化、專業化的管理和運作模式。
在內外統籌上,支持在國內建設一批交流合作基地,支持在國外建設一批中醫藥體驗示范中心,推動中醫藥機構沿“一帶一路”國家走出去,服務國家戰略,夯實“一帶一路”建設,促進中醫藥海外發展。
于文明指出,在中國提出“一帶一路”戰略后,中醫藥被頻繁納入中外首腦會談議題,成為國家層面合作的重要領域,同時也成為中國外交和對外談判的重要籌碼,中醫藥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戰略機遇。中醫藥在國際社會的合作需求日益提升。
據介紹,中醫藥在海外的發展歷史由來已久。民間中醫藥活動可以追溯到“海上”和“陸上”絲綢之路之初,現在已遍及世界各地。政府間簽署了86個專門的中醫藥合作協議。中國與外國簽署的中外自貿協定中有14個包含中醫藥內容。
2015年6月中捷中醫中心的成立,成為中國實施中醫藥“一帶一路”戰略以來首個健康領域合作項目。
2016年2月14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并通過了《中醫藥發展戰略規劃綱要(2016—2030)》,其中明確指出“支持中醫藥機構參與國家‘一帶一路’建設”。
發改委、財政部、科技部等有關部門對中醫藥“一帶一路”建設也給予了大力支持,特別是財政部于2015年設立2000萬的中醫藥國際專項,為中醫藥對外交流與合作提供了一定的經費支持。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