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6/3/24 0:00:00 來源:
未知
23日,博鰲亞洲論壇2016年年會兩場與醫藥相關的論壇引來關注,藥品監管制度、中美藥品監管經驗乃至藥品審評審批制度改革、藥品研發創新、中醫藥加速發展等引來各國專家學者、企業代表熱議。與會者普遍認為,藥品安全需要不斷更新監管手段和行業知識,看好中國新藥研發和中醫藥的發展前景。
建立中國特色藥品監管制度
以 藥品監管嚴格而聞名全球的美國食品和藥品監督管理局(FDA),不僅注重促進藥品生產質量和效率,還注重對藥品審批前后全流程進行監督。FDA前任局長 Margaret Hamburg表示,全球食品藥品監管處于日新月異的時代進程中,政府部門對任何可能影響人類健康的細微的變化,都必須及時了解和掌握,這就需要不斷地補 充新知識,更新監管手段。
“我們需要建立一套中國特色的藥品監管制度。”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中醫科學院院長、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張伯禮指 出,剛頒布不久的藥品審評審批制度改革辦法是監管制度上的大進步,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同時也解決了藥品監管與國際接軌的問題。針對國內目前新藥審評中存在 的一些瓶頸和問題,需要進行有針對性的解決。
與會人士談到,疫苗、新藥、特效藥等熱門藥品往往涉及跨國企業生產問題,監管部門應基于數據分析和科學研究加強安全把關。“藥品生產企業應充分考慮到產品標準與各國標準是否兼容,冷鏈等運輸鏈、供應鏈的兼容問題也應重視。”
希望中國為世界研發新藥
“希望中國為世界研發新藥,因為中國有龐大的醫療基礎數據,在監管部門的介入引導下,將能迸發跨越式的發展能量。”蓋茨基金會全球健康總裁Trevor Mundel寄望,中國研發的新藥能夠讓其他國家受益。
他認為,中國龐大醫療基礎數據為藥品研發提供海量原始數據,通過大數據分析和持續研究,將是藥品研發的沃土。中國應該加大力度醫療基礎設施的投入。
去年11月,全國人大授權國務院在10個省(市)進行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制度試點。參加博鰲論壇的醫藥界人士普遍認為,制度改革將顯著激發藥品研發機構和人才創制新藥的積極性,促進醫藥產業資源優化配置和結構調整,提高產業集中度,減少重復投資和建設。
多位與會專家指出,上述改革的一大意義是整肅臨床試驗數據造假行為,從而讓上市藥品的臨床療效得到更多保障,藥品審評審批制度將刺激新藥研發積極性。
中醫藥國際化靠科技與監管
對應用廣泛、使用者數以億計的中醫藥來說,加強中醫藥科技創新的同時,強化監管確保藥材與方劑安全,將有力推動中醫藥國際化步伐。張伯禮表示,引領中醫藥發展的是科技與標準,中醫藥真正走向世界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最根本的是療效,但是科技和安全監管是“翅膀”。
中醫藥正在迎來發展春天。《中醫藥法》已經進入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中西并重,促進中醫藥發展,以及廣泛開展中醫藥等領域的合作”已經寫入“十三五”規劃綱要。與會專業人士紛紛表示,上述進展正為中國中醫藥界多年所期盼。
中 醫藥國際化須靠創新。山東省中醫藥管理局副局長賈青順認為,需要通過創新讓中醫藥更加精準高效,同時開展共享共建與更多的國家合作交流。北京同仁堂國藥集 團總裁丁永玲談到,創業、創造、創新是中醫藥打開海外市場的鑰匙,中醫藥在海外發展需要適應不同國家的監管和市場需求。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