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6/3/25 0:00:00 來源:
未知
把醫院的名字命名為“生修堂”,是有其典故的———2008年,我國當代著名作家賈平凹先生為一位年輕人題寫了六個字:“生于一,修于零”,兩年 后,在長春這座位于東北中心位置的城市里,誕生了一家名為“生修堂”的中醫院,而當年那位年輕人,就是生修堂中醫院院長高峰。如今的生修堂,與六年前初建 時相比,已經不可同日而語了,成為了吉林省中醫屆的一個門面,一張名片。
中醫也能辦得“虎虎生風”———從中醫泰斗王鶴濱講起
高峰今年42歲,屬虎,六年來,每逢遇到點兒大事兒時,都會取出一幅珍藏很久的字畫來看一會兒。字畫上只有一個字———“虎”,落款兒寫的是“王鶴濱”三個字。能得到王鶴濱老先生的題字,在全國醫學同仁里,恐怕也找不出幾個。
王鶴濱,1924年出生,是我國當下碩果僅存的中醫大師之一,如今已經92歲高齡了,他是生修堂中醫院的名譽院長。
生 修堂能被中醫泰斗王鶴濱老先生如此看重,主要是被以高峰為代表的生修堂人的那種對中醫的癡迷打動了。2010年夏,年逾九旬的王鶴濱老先生在親臨生修堂參 觀考察時贊不絕口,然后慨然應允擔任生修堂業務院長。這份來自中醫泰斗的肯定,似乎是一個預兆,預兆著生修堂中醫院的成立,在整個中醫界,甚至在整個醫學 界來說,都是一件具有開創意義的大事件。
“做純粹的中醫藥文化傳播者!把中醫辦得‘虎虎生風’。”這是王鶴濱老先生對高峰的寄語,六年來,這句話時刻響在高峰的耳邊。“這六年,生修堂也算是風生水起、虎虎生風吧!”高峰心里一直那這個標準衡量生修堂。
請名醫,請名醫,還是請名醫———不用名醫好藥,就是砸中醫的招牌
生 修堂最不缺的就是名中醫,全國名老中醫、省市級名中醫,紀本章、羅大倫、李峰、虞鶴鳴、程凱、馬淑然、曲生、李延、劉元祿、張金良、高鵬翔、楊守范……熟 悉中醫的看到這一長串的名單,都會習慣性地吐吐舌頭,小聲問一句,“這醫院什么背景呀,什么牛人都敢請,而且還請得動?”
“無論老百姓想找多么有名氣的中醫大夫看病,生修堂都會費勁心思盡量去請來!”這是一位生修堂老患者對這里的評價。
“我 們醫院選擇醫生的標準是寧缺毋濫,現在我們坐診的醫生里面,90%都是主任級醫師,平均年齡在50歲以上,至少擁有20年以上的臨床經驗。人都問我這些人 是怎么請來的,有啥秘訣!其實我啥秘訣都沒有,就一條,誠心。是我們對中醫的信仰打動了這些人,就這樣。除了請名醫,還要嚴抓藥材質量關。”高峰說。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