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水果湖步行街一家大藥房,“清理家庭小藥箱”活動現場人頭攢動。
因為藥店免費更換過期藥,不少市民抱著家庭小藥箱趕來,請藥店幫忙清理。
這不清不要緊,一清嚇一跳,近一半的家庭小藥箱都存放著過期藥。這些家庭中,絕大多數沒有定期清理小藥箱的習慣,也有少數市民稱,吃過過期藥。“用藥不當,已將家庭藥箱變得不再安全。”協和醫院藥劑科副主任藥師黃璞呼吁,家庭小藥箱亟待加上“安全鎖”。
濫用藥物的“溫床”
活動現場,31歲的李先生講述了自己的一次經歷。
不久前,他與朋友聚會后,腸胃又照例“發作”。母親打開家庭小藥箱,發現胃藥已吃完,就拿出了一種止痛藥,聲稱自己胃部不適后吃過,效果很好。他信 以為真,結果吃后不久,出現惡心、嘔吐,難受得只好去醫院。“胃病患者不能盲目吃止痛藥,否則不僅沒有止痛效果,還會損傷胃黏膜,掩蓋其他臟器疾病。”醫 生向李先生提出警告。
現實生活中,不少人都曾自行服用藥物。“家庭小藥箱是一把雙刃劍。使用不當,不僅不治病,反倒會‘致病’!”省食藥監局藥物不良反應中心主任尹先國說。
采訪中,廣州軍區武漢總醫院合理用藥門診副主任醫師李罄“痛斥”,家庭小藥箱幾乎成為濫用藥的溫床。“很多人覺得抗生素包治百病,家庭中往往儲備了 多種抗生素,以備不時之需。但往往治療沒達到效果,反而消滅了體內有益菌體,并且一旦觸發抗生素耐藥,手術并發感染的風險將會倍增。”
此外,解熱鎮痛藥的濫用也會帶來風險。“一般醫生會按照癥狀輕重選擇不同強度的鎮痛藥物。但很多市民缺乏相關的醫學知識,超量或疊加服用解熱鎮痛藥,從而可能會導致出現嚴重的藥物不良反應。”李罄說。
尹先國提醒,家庭小藥箱不是“百寶箱”,大家的身體也不是“試驗田”,公眾要增強安全用藥意識,合理備藥,用藥也要嚴格按醫囑執行。
過期藥的“歸宿”
“發現有過期藥怎么辦?”武昌街頭,記者向過往路人隨機提問。
丁字橋的劉奶奶知道過期藥有害,但不知道怎么處理,只能和生活垃圾一起扔進垃圾桶;街道口的黃女士稱,自己會把過期的藥品放在容器里搗碎,然后倒進馬桶中沖掉,但不知會不會污染環境;石牌嶺的李女士稱,將過期藥先囤著,等著藥店回收,有時信息不暢只能錯過。
據省食藥監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我國約有78.6%的家庭都備有“小藥箱”,且80%以上家庭沒有定期清理小藥箱的習慣,很少有人知道如何正確處理家 庭過期藥。“藥品過期后逐漸變質,藥效漸失,可能產生有毒物質。如果這些藥落入藥販子手中繼續流通,將對人們的健康產生二次傷害。另外,這些藥品若被隨意 丟棄,將對環境造成嚴重污染。”老百姓大藥房企劃部部長楊智勇說。
在我省,一些藥品生產和流通企業正在采取行動,為過期藥建立綠色回收通道。今年3月,老百姓大藥房120多家門店參與活動,市民憑3盒及以上過期失 效藥品,可在老百姓大藥房免費兌換現金抵扣券。廣藥集團也在3月開展免費換藥活動,市民將家里的過期藥拿至25個藥店回收,免費更換新藥或禮品。在天貓醫 藥館的廣藥白云山官方旗艦店,正在開展“網上家庭過期藥品回收”活動,截至4月13日。“藥企要發展,就需要呼喚社會責任感的回歸,積極探索藥品回收方式 和渠道。同時,政府部門也應積極作為,加強監督,確保過期藥品及時回收、銷毀。這樣就能使過期藥品回收行動成為一項惠民工程。”省食藥監局總工程師朱與杰 說。
避開存儲的“雷區”
家庭小藥箱是藥品的“家”。記者發現,這個“家”的主要成員,多為感冒藥、抗心血管疾病藥、解熱陣痛藥、維生素、外用藥等。這些“家庭成員”同處一室,毫無“嫌隙”,看上去十分融洽。
可是,黃璞卻不這么認為。“要讓‘家’安全,首先要選好‘房子’。市民應選擇質量好、無異味的塑料箱保存藥品。如果選擇紙箱、布袋等存 放,藥品更容易因潮濕而變質。”“其次,存放在家庭小藥箱中的藥品,要根據其服用對象、方式等進行分類。兒童藥和成人藥、外用藥和內服藥、普通藥和特殊藥 最好分開放。”黃璞說,不同藥物存放在一起,容易導致誤服誤用,特別是拆開外包裝后,更要避開“雷區”,以免混淆。
黃璞還為市民的家庭小藥箱開出了一張存儲“藥方”——家庭中最好配全8類藥,分別為感冒類藥、解熱鎮痛藥、鎮咳祛痰藥、消化系統類藥、抗過敏藥、外 用藥、鈣制劑及維生素類、特殊疾病用藥,如心腦疾病患者需備復方丹參滴丸,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應常備降壓藥、降糖藥等。同時,黃璞建議家庭小藥箱 應選擇療效穩定、用法簡單的藥物;選擇以非處方藥(包裝上標識OTC)為主,不良反應較少的藥品;避免選擇注射劑、抗生素類藥品。“家庭小藥箱最好每3個 月清理一次,及時將過期藥品請出‘家’門。”黃璞說。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