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6/4/14 0:00:00 來源:
未知
“生物醫藥產業是合肥‘十三五’規劃中的主導產業之一,研發一定要具有國際化水平、開放化的視野。”4月13日上午,省委常委、市委書記吳存榮前往高新區調研產業發展,連續四站“不停歇”,現場為生物醫藥產業、集成電路產業的發展“把脈支招”。
生物醫藥研發要瞄準“國際水平”
調研的首站,吳存榮來到了高新區中科大先進技術研究院,這里將為全市生物醫藥產業打造“產學研”無縫對接的平臺。
“目前為止,高新區的生物產業聚集了多少家企業?有沒有數據?”現場聽取生物醫藥產業發展情況匯報的同時,吳存榮還“見縫插針”連環提問。
一連串增長數據就是“最佳答案”。據現場負責人介紹,截至2015年底,高新區共有生物產業類企業近200家,約占全省30%。僅去年,產業的研發投入就達到12億元,近3年累計轉化的科技成果達400多項。
“生物醫藥的研發一定要具有國際化水平、開放化的視野。”吳存榮強調,合肥“十三五”的一個大動作,就是把生物醫藥打造成“世界級產業集群”。因此,以中科大先研院為龍頭的生物醫藥研發不能僅僅局限國內,更要比肩國外先進技術、瞄準“國際水平”。
大健康產業沒有“天花板”
認真聆聽合肥安德生制藥在抗癌藥物方面的研發進展,吳存榮頻頻點頭。
“我常說,大健康產業是沒有‘天花板’的產業。”吳存榮分析說,城市發展的最終目的就是讓居民更健康地生活,當前健康產業產能的滯后也為大健康產業帶來良好的發展機遇。可以預期的是,今后,更多制造業都要圍繞健康產業走。
“我們鼓勵更多醫藥企業走‘產學研’的路子,尤其是對國際上先進藥物的研發和技術突破。”他透露,當前,合肥正在著手編制“健康合肥”的規劃,大健康產業將大有可為。
記者了解到,合肥安德生制藥的“國家一類化學新藥紫衫肽臨床研究”獲得國家“重大新藥創制”重大專項立項支持。
目前,該企業已經引進國家青年千人計劃人才4名、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3名、博士35人,并形成以博士團隊為核心的175人研發團隊。同時,還與中科大、清華大學、中國科學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等國內頂尖的藥物研發機構展開合作。
政府要做眾創空間的“后勤服務”
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浪潮下,如今,越來越多的眾創空間在合肥生根發芽。位于高新區的“基金小鎮”里,就結合“基金+雙創服務”的模式,吸引全國多只基金和眾創項目入駐。
“你們不僅要引進更多的合適項目,更關鍵的是,如何做好‘后勤服務’,打造良好的創業環境。”邊走邊看,吳存榮強調,除了各類扶持政策,真正優質的創業環境才能讓人才“留下來”。
如何為創業者、眾創空間項目打造更好的創業環境?吳存榮“現場支招”。
“創業者青睞哪些項目?哪些創業項目更受市場歡迎?除了做好服務環節的梳理工作,主管部門還要對這些項目進行運營管理、及時歸納。”他建議,高新區要引導創業項目對接市場,并吸收蜀山區電商園的成功范例,真正做好眾創空間的“后勤服務”。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