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6/4/22 0:00:00 來源:
未知
菲律賓中國醫藥與醫療器械協會會長許海港在廈門接受中國僑網記者專訪,表達了對中國醫藥走向世界的熱切期盼?!∶蠀菑姟z
中國僑網福州4月21日電 題:僑商許海港:搭建中菲醫藥與醫療市場的橋梁
作者 彭娟
出生于福建晉江,18歲時隨家人移居菲律賓,許海港特殊的人生經歷賦予他特殊的優勢:對中菲兩國同等的了解與感情。而對兩國的深厚感情,也成為他一步步推動中菲醫藥和醫療器械市場交流的最大動因。
近日,菲律賓中國醫藥與醫療器械協會會長許海港在廈門接受中國僑網記者專訪,對菲律賓醫藥醫療市場與中國企業作了精辟分析,并表達了對中國醫藥走向世界的熱切期盼。
讓世界了解中國醫藥
幾年前,許海港剛開始在菲律賓推進中國西藥與醫療器械的普及。他與菲律賓衛生部的官員談到中國西藥,對方問他:“中國藥能吃嗎?”他反問說:“十三億人口都在吃的藥,為什么不能吃?”
但是,菲律賓官員的這句話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從此他開始搭建兩國醫藥和醫療器械市場交往的橋梁。“我們不能改變他人信任或不信任的態度,但是至少可以讓他們了解我們。當談到中國的藥品時,只要他們不作消極的回答,我們就有機會去宣傳中國的藥品。”
許海港認為,中國需要向世界說明兩點:首先,中國的藥品和醫療器械的質量可以到達世界水平;第二,中國的產品價格優惠,是因為國內的產業鏈較成熟,大量的企業生產拉低了產品的成本,而非質量問題。
怎樣才能讓中國的藥品和醫療器械企業走向更廣闊的國際市場?許海港認為,必須了解這個國家的風土、人文、法律、法規,了解產品的流通方式、醫生的用藥習慣,乃至醫生的信仰,企業才有辦法邁過這個國家的門檻。
具體到菲律賓而言,中國企業的藥品必須經由當地的有進口資質企業來進行注冊,注冊完畢,得到監管部門的批文,藥品才可以在藥店市場上流通。而藥品能否被市場接受,又是另一個關鍵問題。
“我們的手機、電子行業走入世界是很有經驗的,但是中國的藥品和醫療器械還缺乏向世界的宣傳,也缺乏藥品走入世界市場的經驗。”許海港說。
他所領導的菲律賓中國醫藥與醫藥器械協會就起到一個“酶”的作用:促進兩國政府有關部門的友好會談,推進政府批文下發的速度;促進中菲雙方的交流,推動菲律賓衛生部、菲律賓醫生來中國考察,了解中國的情況,讓他們建立對中國產品的信心。
把中國醫藥做出品牌
“大部分華人在海外做的生意,是在做流通環節。"生意能做能賺錢,我就做",但是它沒有建立良性的渠道。歐美品牌之所以能走向全世界,因為它有經營模 式,有渠道。而如果我們只是將藥品從國內批發過來銷售,價格是很低廉,利潤是很高,但是這不是持續性的發展。”許海港說。
2005年,許海港在菲律賓馬尼拉唐人街開啟福泰中西藥店,3年后福泰成為唐人街規模最大的中西藥店。但是在許海港眼中,這也是一段“做流通“的生意經。他逐漸意識到創建品牌、融入菲律賓醫療醫藥體系的重要性。
“你不能做只顧眼前利益的事情。你要建立一個規范的企業,符合法律法規,定位清晰。”許海港說。
2007年,他成立菲律賓拉卡莉莎控股有限公司;2008年,他開始全面涉及中國西藥與醫療器械市場經銷;2010年,他成立了菲律賓華鉅隆醫藥有限公司。在菲律賓400多家醫藥與醫療器械企業里,只有十分之一是由華人經營的,他的公司就是其中之一。
現在,許海港擁有上百個藥品專利,經營兩百多種醫療器械。華鉅隆也成為當地響當當的醫藥品牌。
當前,美國、英國、瑞士、荷蘭等國家占據了菲律賓醫藥與醫療器械市場80%的份額,新加坡和日本緊隨其后,印度和中國產品增長的空間是很大的。但是,要開拓和占有市場,首先要建立品牌。
“要學習歐美和日韓,把產品做成品牌賣給其它國家,而不只是把產品賣給其它國家。”許海港說。
據中國海關統計,菲律賓一直是中國醫藥品出口的主要國家,西藥出口在東盟9個國家中一直處于第一位。而且,據統計,菲律賓現在的藥品銷售額達到35億美元,而菲律賓的人口以每年5%-6%的速度在增長,所以菲律賓未來的醫療市場的增長會相當快。
“如果中國企業能夠提前布局,將會取得很好的投資回報。”許海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