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6/5/9 0:00:00 來源:
未知
中國整形美容協會數據顯示,去年我國醫療美容產業高達4000億元人民幣,且以每年約30%的增速發展。整形美容屬于醫療行為,相關的準入以及操 作,國家都有著嚴格的規定,但是記者在采訪時發現,沒有資質就開設美容培訓班、開設整形診所、沒有行醫許可就進行注射打針的現象在微整形行業愈演愈烈。
曝光后的微整形培訓機構仍營業
半年前,新聞頻道曾經報道過一家非法微整形培訓機構的培訓場景。記者參加一家培訓機構的“微整形”培訓課程,培訓地點就設在了沒有進行過專業消 毒的賓館里。而這些受培訓的學員沒有一個人具有行醫資格。盡管對人面部神經血管分布并不了解,但是在培訓機構老師的指導下,他們還是互為試驗品,操練起了 微整形注射。
為了日后更好地給顧客打針,在課堂上,學員們要在頭部多個部位進行注射練習,包括太陽穴、眼睛周邊等一些神經血管集中分布的地方,由于很多學員 是初學者,操作不熟練,一些學員手拿針筒時都是哆哆嗦嗦,個別人在戴好了手套之后還會拿藥瓶或者別的物品,被污染了的手套沒有更換就又給學員直接打針,有 的學員還干脆摘下一次性手套、不進行消毒就練習注射。
就在節目播出后當天,這家培訓機構的網站就被關閉了,然而半年時間過去了,再次打開網站的時候,記者看到,他們仍在北京、上海、深圳、鄭州等地 開展注射培訓。培訓的項目包括了除皺、填充、瘦臉、溶脂、注射等課程。記者致電后了解到,現在每期學員差不多都有二三十人,培訓費仍然是半年前的價格每人 8800元。
一針玻尿酸扎額頭女孩左眼失明
看到半年前被我們曝光的微整形培訓機構并沒有受到懲處,依然在肆無忌憚地招收微整形學員,經過五天的培訓,這些學員就可以出師,很多人也就開始 了他們的“微整形注射師”的職業生涯。這些沒有專業醫學知識的人在給顧客注射后,后果是可想而知的。就在不久前,一位二十七歲的姑娘就遭遇了一輩子都難以 忘卻的慘痛經歷。
27歲的李萌在大連市經營著一家咖啡店,去年,她在一位沒有微整形從業資質的朋友那里,注射玻尿酸對額頭進行填充的時候,發生了意外。
李萌告訴記者,當時自己讓給她注射的人趕緊把針拔出去,也就在一瞬間她右眼看見針管帶出了很多血噴在地上。事發后,李萌先后來到了當地的醫院進行治療,雖然經過了緊急處理,但她的左眼始終無法看到光亮。隨后,李萌被家人轉送到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附屬醫院。
經過幾個月的治療,雖然李萌左眼的外觀已經看不出什么異常,但是她卻因為這次注射而導致左眼失明。而替李萌交了3萬塊錢治療費后,那位給她做微整形的朋友卻再也聯系不上。
美容店美甲店紛紛轉行微整形
李萌進行微整形的地方并不是在正規的整形醫院,而是在一個沒有醫療資質的私人美容作坊里。一位原本健康的女孩,卻因為本不該發生的醫療事故,左 眼失去了光明,不禁讓我們為她嘆息。而記者走訪調查發現,目前,在我國非法進行微整形的私人作坊比比皆是,不僅美容院有,發廊、美甲店也都做起了微整形的 生意。
記者在一些消費服務類網站上輸入“微整形”幾個字,馬上就顯示出了上百條商家的信息。很多美容院的微整形項目已經有了不少消費者的評價。記者聯系了其中的幾家。
在和這些微整形商家聯系時,記者注意到,很多商家的服務內容上雖然標注了有微整形的項目,但是當陌生人致電時,美容院的工作人員還是非常警覺地含糊其辭,直到記者表示是熟人介紹來的,他們才同意記者前去店里當面咨詢。根據店家提供的地址,記者來到了一家美容院。
為了做成記者的生意,店家還告訴記者說,墊了下巴之后,下巴變翹,就可以兜財,而且人的運勢都會變好。
除了美容院,一些專門做美甲的店也做起了整形的生意。當記者問道在哪里進行注射,美甲店老板告訴記者就在屋子里的這兩張做美容的床鋪上。記者注 意到,這里堆積著一些雜物,衛生條件無從談起。而相比一些美容院、美甲店,一些靠微信來拉顧客的微整形工作室顯得更加隱蔽,在交了定金后,記者被允許前去 他們的工作室,而這個工作室是在一處小區的地下室。
公寓變身手術室注射藥品無批號
這些美容店和美甲店的老板告訴記者,他們平時做美容或者做美甲的利潤與做微整形來比,簡直是天壤之別。但微整形的利潤到底有多少,他們都不愿意向記者透露。那么,這些所謂的整形師,他們向顧客兜售的藥品到底是從哪來的?這些藥品又是否符合國家標準呢?
按照一位知情人提供的線索,記者來到了一家微整形店,以為記者要做微整形,這位自稱是醫生的人開始給記者推薦起了藥品。
醫生告訴記者,總共需要注射6支玻尿酸2支肉毒素,價格一共是14800元,而在聊天中,他還給記者推銷起了別的微整形項目,水光針以及美白針等。
正在記者調查時,遇到了一位前來打玻尿酸的男士,就在這間閣樓里,記者記錄了注射的全過程。這位男士要做的是用玻尿酸填充額頭的抬頭紋,這位美 容師先在這位男士的額頭劃好了要注射的點。緊接著拆針筒的包裝,準備打針。記者看到,盡管這位美容師戴上了消毒手套,他的手還觸碰到了針筒的外包裝。
按照在額頭上畫的點,美容師開始打針,一共進針8次,而他的另一只碰過雜物的手,還拿著紗布在打完針的地方按壓。
在給這位顧客打完針后,這位醫生又開始向記者推薦起了藥品。當記者質疑他說的正規玻尿酸怎么沒有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的批號時,這位醫生這樣告訴記者:包裝里面有批號,得打開。
根據國家規定,在我國生產和銷售的藥品,都必須經過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的批準,并且外包裝上要有這樣的批準文號。顯然,這些藥并不符合國 家規定。盡管對藥正不正規的解釋模糊不清,但是這位“醫生”的不專業也似乎并沒有影響到他生意,在這位“醫生”的微信朋友圈,記者看到,經常有不同的微整 形注射的現場小視頻記錄,有隆鼻的,填充額頭的,還有填充下巴的,注射溶脂針、瘦臉針的等等。
進價幾十售價幾千商家鋌而走險
那么,這些在市場上流通,但沒有國家批準文號的藥品到底是來自哪里呢?經過多方聯系,記者找到了一位原本也是微整形行業內的知情人,她向記者道出了非法微整形商家進行微整形所用的藥物來源。
知情人透露,“低于1800、2000元以下的都不是真藥,因為正品正常上貨的成本在1600元、1700元左右,要是低于這個成本,還冒那么大風險,就沒有人給你打針。”
這位知情人告訴記者,現在微信上各種售賣微整形藥品的微商特別多,經常會有一些主動要求加為好友的,如果價格合適,美容院的人也會向他們進貨,一支玻尿酸拿貨的價格在300元左右,有些甚至更便宜,50元、80元的都有。
知情人告訴記者,美容院拿貨的渠道都是通過網絡,供貨商從來不與進貨商見面。正規的玻尿酸,醫療機構通過醫藥公司拿貨價在1700元左右,而那些非法微整形機構通過網絡購買的假的玻尿酸價格只有300元,單是進貨成本就節省了1400元。
西安打掉微整形假藥地下產業鏈
正是因為當中的暴利,目前,微整形藥品的生產、經營、注射假藥已形成非法牟取暴利的地下產業鏈。西安市公安局就破獲了這樣一起案件。
西安市公安局食品藥品犯罪偵查支隊接群眾舉報:一美容院使用“瑞藍”高檔塑形產品注射整形,致使消費者皮膚出現不良反應。接到報警后,支隊立即 安排偵查員對該美容工作室展開調查,經查該美容室無任何經營資質和手續,并且美容工作室的工作人員在沒有行醫資格的前提下,給顧客通過針劑注射肉毒素和玻 尿酸等產品進行微整形。
經過偵查,這名美容該工作人員所使用的玻尿酸和肉毒素等產品都是由山東濟南的供貨商通過快遞發送而來。偵查員立即前往山東濟南通過物流對上線進 行偵查,最后發現玻尿酸和肉毒素等產品均由北京及深圳等多條上線提供,經由濟南的丁某銷售至全國多達十三個中型城市的美容工作室,由各個終端美容工作室給 整形者注射肉毒素和玻尿酸等相關產品。
這次行動共查獲保妥適、衡立肉毒素、瑞藍、奇跡美、喬雅登等假藥類產品,共計涉案金額3000多萬元,涉及全國十三個省市。
微整形名目繁多安全無保障
記者調查中發現,微整形市場上,現在還出現了很多新的未經國家批準的藥品。美容機構為了兜售這些藥品,杜撰出了名目繁多的微整形項目來誘騙消費者。
專家告訴記者,像溶脂針,干細胞,國家都沒有批準用于微整形,現在市場上打的比較多的生長因子也千萬不能注射。
記者咨詢多位專家了解到,如今一些美容院為了招攬顧客,編出了很多微整形的名目來誘導消費者消費,而這些項目所用的藥物很多都是商家買來未經國家批準的假藥自己進行配制,安全性無法保證,甚至還會帶來生命危險。
微整形行業監管真空亟待彌補
經濟利益的驅使下,很多人鋌而走險做起了微整形的生意,為了逃避法律可能帶來的懲罰,這些非法整形機構處心積慮地想好了應對之策,很多消費者即 使遭受了傷害,也會面臨投訴無門的境地。而最讓人痛心的是,即使一些消費者進行了投訴,消費者受到的傷害也是永久的。那么,消費者到底應該如何來維護自己 的合法權益呢?
根據2001年,當時衛生部頒布的《醫療美容服務管理辦法》中對于醫療美容有明確界定,微整形屬于醫療美容服務,只要是醫療美容就必須要在具有資質的醫療機構里進行。
此外,根據《刑法》第336條的規定,未取得醫生執業資格的人擅自從事醫療活動,屬于非法行醫罪。專家認為,對于微整形機構里實施手術的工作人 員,一旦被國家相關部門認定為無證上崗,屬于非法行醫,就要負相應的刑事責任。即便是有資質的醫生,在非法的場所,做非法的醫療活動,就要吊銷行醫執照半 年到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