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種藥品,生產的企業有幾十家甚至上百家,不但價格不同,效果也相差懸殊。根據國家食藥監總局的部署,從今年起,所有仿制藥三年內必須達到原研藥水平, 完成一致性評價,否則在2018年之后將不能繼續上市銷售。這一政策無疑會給制藥企業甚至整個醫藥行業帶來巨大沖擊。遼寧省作為醫藥生產大省,必將在本次 大浪淘沙中完成“大換血、大洗牌”——創新型企業在壓力下突圍,老舊企業被市場淘汰。 中國經濟時報記者在沈陽市各大藥房走訪時發 現,藥房柜臺上通常會擺放著很多種相同名字或相同成分的藥品,這些藥品大多是根據擁有專利的原研藥仿制而來,也就是人們常說的仿制藥。這些仿制藥和原研藥 和療效是否一致?仿制藥和仿制藥之間又有哪些區別?這些始終是消費者最關心的問題。 沈陽藥科大學藥學院院長方亮告訴本報記者,仿制 藥確實存在很多問題,為了進一步規范藥品市場,國家食藥監總局在今年初發布公告,劃定了289個仿制藥品種,并強調要對2007年以前批準的、屬于國家基 本藥物目錄的約1.8萬個批準文號相關產品進行一致性評選,目的就是要淘汰那些藥效不好、安全性不佳的藥品,讓老百姓能用到真正有效的、安全的、廉價的藥 物。 遼寧省食藥監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遼寧省現有制藥企業206家,其中仿制藥企業超過150家。這些仿制藥效果參差不齊,而低利潤價格戰對企業也是一種不小的傷害。 “我 們要看到,這次仿制藥一致性評價是制藥行業一次升級轉型的契機,倒逼我們企業必須要走出一條自主創新之路。”遼寧邁迪生物制藥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從本溪藥 都孵化器中成長起來的創新驅動型企業,年科研投入占總銷售額的35%以上,即使是在如此殘酷的競爭環境下,企業仍然可以依靠創新藥品維持利潤點。公司總經 理張劍俠坦言,“在開展仿制藥一致性評價這一政策沖擊下,仿制藥產業面臨新一輪洗牌,那些無法跟進技術升級的中小型藥企勢必陷入危機,所以說在我們這個行 業里,無論是政策發生怎樣的變化,創新是永恒的主題,也只有這一個辦法,才能不斷提升核心市場競爭力。” 同樣是在本溪藥都,上海綠 谷本溪制藥有限公司,也有藥品面臨一致性評價的壓力,但是企業的第一條甘露寡糖二酸生產線已經開始試運行,這個歷時二十多年研發的國家最新藥品一旦投產, 年銷售收入可達百億元以上。公司總經理趙一烈告訴記者,公司生產的大多數藥品都會面臨一致性評價的沖擊,不但要通過官方重重鑒定,還要等待市場的最終評 判,這些過程對藥企是十分不利的,企業沒有選擇權,一直處于被動的狀態。而這款剛剛研制成功的藥品是一種抗老年癡呆的國家一類新藥,雖然前期投入很大,但 一旦成形就會成為抵御競爭的最強壁壘。 為了加快遼寧省藥物研發和醫藥產業發展,遼寧省食藥監局也在創新監管思路,啟動了創新藥物研 發精準扶持行動。“我們將以創新導向、協同推進、扶持到位為原則,重點支持企業創新藥物研發項目。我們計劃用5年時間,對省內20至30個新藥研發項目, 進行一對一的精準幫扶與支持,推動形成一批創新型骨干企業。”遼寧省食藥監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藥科大學學術委員會主席王廣基認為,我國仿制藥品種規格多、情況更為復雜,一致性評價工作任重而道遠。2012年1月,國務院啟動仿制藥質量一致性評價工作,成為近年來藥品監管工作重中之重。 王 廣基認為,首先要發揮好政府引導和調控作用,強化監管責任,避免將這項工作完全推向企業和社會。同時,目前國內獲得認證的藥品臨床試驗基地數量不足,能夠 承接人體生物等效性試驗和一期臨床試驗的機構僅有82家,直接影響到評價工作的順利實施。我國現有開設藥學專業的高校600余所、三級以上醫院2000多 家,這些都是增加評價資源的良好基礎。他建議在堅持標準的前提下,應加快臨床基地和評價機構的建設與認定。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