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6/7/18 0:00:00 來源:
未知
科技日報訊 (記者楊純)“最近感觸非常深的是海外醫學界對中醫藥認識出現了很大變化,并對中醫藥的需求非常旺盛,不少歐洲醫學院甚至非常迫切希望和我們聯合開展一些 中醫藥的研究。”7月15日,中國中醫科學院院士張伯禮在國家中醫藥發展會議(珠江會議)第二十屆學術研討會上表示,中醫藥發展20年,涌現了一批科技成 果,中醫藥獨特的優勢和療效逐漸被國際社會所接受和重新認識,國際醫學界和生物學界紛紛將目光投向中醫藥領域,利用其資金、技術等方面的優勢,積極開展中 醫藥的研究和利用。
眾位專家會聚一堂,為“十三五”中醫藥科技創新專項規劃建言獻策。由國家主導的中醫藥科技工作的提速始于上世紀90年代,通過20年的發展,建 立了16個國家中醫臨床研究基地、21個國家中藥現代化科技產業基地、4個國家中藥材規范種植基地、4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30個中醫藥重點實驗室,構 建了中醫藥科研創新平臺體系,顯著提升了中醫藥研究機構的科研能力和科技支撐能力,“治未病”的科技應用體系初具規模。中醫藥科技工作政策體系,科研網絡 與產業戰略布局初步形成。
中醫藥作為我國具有原創優勢的科技資源,充分激發和釋放中醫藥的原始創新能力,促進中醫藥科技發展水平和健康服務能力提升,可以改善我國醫療衛生投入不足,在有限制資源條件下,更好滿足人們的醫療保健需求。
以日韓為代表的東方醫學國家,與我國在中醫藥產品研發等方面存在激烈競爭;而歐美發達國家則正在逐步搶占中醫藥科研的高地,發表大量高影響力的 研究證據;多個發達國家和大型藥企加入了中藥新藥研發的隊列,試圖以青篙素等為范例,搶先發掘中藥新藥資源、注冊中醫藥國家專利,占領市場先機。中醫藥潛 在的優勢和特色正在被國際社會所重視和競爭發掘,國際倒逼形勢嚴峻。
與會專家一致認為,增強科技對中醫藥事業發展的貢獻度和支撐力度,才能推進中醫藥現代化,推動中醫藥走向世界,切實把中醫藥這一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繼承好、發展好、利用好。
張伯禮院士還表示,不應該面面俱到,而是要有所為有所不為,我們一直強調,我們中醫藥理論的國際化的引領作用,“中國人自己的東西,怎么把它強化,重點支持那些能有所突破的研究。”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