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6/8/31 0:00:00 來源:
未知
記者近日了解到,繼白酒、家電等品種之后,部分私募開始加倉生物醫藥板塊。他們認為,醫藥行業基本面開始發生值得關注的重大變化,部分龍頭上市公司再度進入買入區間。
有資深私募人士認為,醫藥行業供給側改革已經拉開序幕,未來兩到三年內都是強者恒強格局,落后企業將被淘汰出局,利好規范的龍頭上市公司。券商分析人士 也認為,從近年來國家的政策思路看,其核心目的就是藥品的供給側改革,大刀闊斧地提高行業規范度,將落后的產能逐漸淘汰。
私募人士認 為,醫藥行業供給側改革近期步入深水區。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近期發布《關于開展藥品生產工藝核對工作的公告》征求意見稿,要求藥品生產企業自公告發 布之日起對每個批準上市藥品的生產工藝(中藥為制法)開展自查,該項工作須在2016年10月1日前完成。上述征求意見稿還顯示,自2016年11月1日 起,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將組織專家對藥品生產企業開展飛行檢查。分析人士認為,工藝自查+飛檢將對醫藥制造業產生重大影響,長期利好行業內的龍頭企 業。
“藥品的供給側改革將大浪淘沙,長期來看,龍頭企業、規范運營企業必然將在醫藥行業結構優化、落后產能逐漸被淘汰的大時代中受益。”東興證券醫藥行業分析師楊若木說。
此外,健康中國戰略升級,醫藥行業也有望再度迎來快速發展時期。中信證券認為,我國醫療衛生支出占GDP的比例從2007年的4.3%逐步提升至 2014年的5.6%,但考慮到發達國家普遍10%以上的比例和“把健康產業培育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的政策導向,我國健康產業有望迎來新一輪政 府的大投入。
分析人士認為,結合11月份即將在上海召開的全球健康促進大會,以及“健康中國”2030建設規劃綱要、“十三五”衛生與健康規劃和深化醫改規劃的穩步推進,“健康中國”的熱度預期將持續發酵。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