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6/10/20 0:00:00 來源:
未知
為了進一步保障中國的藥品安全,國家食藥監總局全面入手,在藥品的五道關口開始設卡,只有過了這五道關,中國人的用藥安全才可談。
10月18日,“全國安全用藥月”開幕式上國家食藥監總局局長畢井泉表 示,從現狀看,藥品研發、生產、流通、使用中還存在很多隱患。有的臨床試驗數據不真實、不規范、不完整、不可追溯;有的擅自改變生產工藝,偷工減料、摻雜 使假情況時有發生;有的經營企業掛靠走票、回收社會藥品;有的醫療機構開大處方,浪費了社會保障資源,增加了患者用藥風險。一些偽科學知識謠言的傳播、虛 假廣告、夸大宣傳,都給公眾帶來了用藥的誤導。
“保障用藥安全既是藥品監管部門、生產企業、醫療機構、零售藥店的責任,也需要公眾、媒體共同參與。”畢井泉表示。
設立關卡讓藥企“減肥”
我國現有藥品生產企業4867家,其中75%為年銷售額不足5000萬元的小企業。藥品批準文號超過18.7萬個,因為歷史的原因,在全部藥品中,很大 一部分是1997年前由地方批準,后轉為國家認可的國藥準字號,標準和生產工藝比較低,存在一定質量安全隱患。此外,仿制藥雖然化學成分與原研藥相同,但 缺乏臨床驗證,部分生物等效性未得到驗證,所以會出現所謂“合格的無效藥”。
“監管部門要嚴把‘上市關’。藥品上市的基本原則是安全有效,藥品如果無效,會貽誤治療,浪費資源,這也是最大的不安全。”畢井泉在會議上表示。
為此,針對藥品的批號數量和質量,國家食藥監總局已經把刀子磨亮了,但是已經堆積起來的“肥肉”要一點點減。
2015年5月27日,國家食藥監總局公布《藥品、醫療器械產品注冊收費標準》和《藥品注冊收費實施細則(試行)》、《醫療器械產品注冊收費實施細則 (試行)》,調整了藥品注冊收費標準,制定了醫療器械新的收費標準,調整后的國產新藥注冊申請收費標準為62.4萬元,進口藥品換證需要22.72萬元, 國產藥五年一次換證省級價格、財政部門制定。
“過去的批號是終身制,換證也不收費,一張紙能把手里上百的批號都換了,所以很多企業手里都握著很多的批號,有的甚至進行批號買賣。現在國家要進行審批漲價了,換證也需要收費,比如換一個證需要20萬,企業就會精選出自己的批號了。”一位藥企老總表示。
事實上,雖然在國家食藥監總局的網站上可以看到中國國產藥品批號有169390個,進口藥品批號有4335個。但是占據數字序列的這些批號,并不是每一個都在發揮著作用。比如11個地高辛片批號,只有兩個在發揮著救人治病的作用,其他批號都在“休眠”。
如果換證費不能全部埋葬那些僵尸批號,仿制藥的一致性評價將使得這些僵尸批號徹底死亡。
2016年3月5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開展仿制藥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正式對外公布,標志著我國已上市仿制藥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工作全面展開。
《意見》要求化學藥品新注冊分類實施前批準上市的仿制藥,凡未按照與原研藥品質量和療效一致原則審批的,均須開展一致性評價。國家基本藥物目錄 (2012年版)中2007年10月1日前批準上市的化學藥品仿制藥口服固體制劑,應在2018年底前完成一致性評價,其中需開展臨床有效性試驗和存在特 殊情形的品種,應在2021年底前完成一致性評價;逾期未完成的,不予再注冊。
這是當前國家食藥監總局對藥企減肥的又一道關口,這道關口不僅提升藥品的有效性,同時會縮減批號,甚至沒有能力的藥企從此關門。
“加快推進藥品審評審批制度改革,確保新上市藥品的質量和療效,要按照與原研藥‘質量和療效一致’的標準,抓緊推進仿制藥質量療效一致性評價,實現仿制藥與原研藥在臨床上能夠相互替代。”畢井泉表示。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