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一個個生物醫藥傳奇在海滄上演:萬泰滄海研發出全球首支戊型肝炎疫苗、國內首個宮頸癌疫苗,尖銳濕疣疫苗正在開展臨床試驗;藍灣科技成為全球唯一能規?;a高純硫酸氨基葡萄糖的企業……
資料顯示,位于海滄的廈門生物醫藥港,已聚集生物與新醫藥企業235家,去年實現工業總產值152.21億元,占全市生物醫藥產業總規模的一半,福 建省的四分之一,產業規模持續壯大,集群效應日益顯現,原始創新能力舉世矚目,涌現了一批國際頂尖的科學家團隊。海滄生物醫藥產業為何能如此快速發展? 《海滄周報》將為您解開背后的謎底。
《海滄周報》記者 黃旋旋 張韌
通訊員 林婧赟
起點高
納入科技部國家火炬計劃
2011年12月,科技部“國家火炬計劃廈門海滄區生物與新醫藥特色產業基地”落戶海滄。2012年,廈門市科技局和海滄區聯合共建“廈門生物醫藥 港”,形成“一十百千”產業發展格局,合力打造戰略性新興產業科技園區,構筑起“孵化器-中試基地-產業園區”的梯次產業化發展體系。自此,這個海峽西岸 規模最大、技術水平最高和對臺交流最活躍的生物醫藥特色產業基地快步進入成長期。
目前,海滄區生物醫藥產業保持良好發展態勢,產業規模年均保持25%以上的高速增長,形成了以醫療器械及診斷試劑、保健食品及化妝品、化學藥品、生 物藥品為特色的生物醫藥產業集群,聚集了特寶生物、萬泰滄海、艾德生物、金達威、國控星鯊、英科新創、大博醫療、安普利、銳珂醫療、藍灣科技等一批骨干企 業。在這里,誕生了一個又一個高科技含量的瑰寶:“十一五”以來,全市申報或進入臨床的國家一類新藥12個,其中海滄區占10個;國家衛計委、科技部“十 一五”和“十二五”滾動支持的8項“重大新藥創制”專項,廈門的2項均位于海滄。
環境優
積極布點建設公共服務平臺
為構建一流的生物與新醫藥產業高地,海滄不斷優化創新環境,積極布點建設科技創新與公共服務平臺,量身定制扶持政策,做好招商引資,大力引進人才,促進產業集聚,持續推動生物與新醫藥產業快速發展。
海滄相繼出臺了《廈門市海滄區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促進生物與新醫藥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海滄區引進生物與新醫藥高層次人才暫行辦法》等扶持政 策,同時積極打造資本和智力的對接平臺,努力推動科技創新創業的發展。廈門生物醫藥港從中小微企業入手,圍繞新藥創制、精準醫療、醫療儀器等重點領域布點 建設了生物醫藥測試分析平臺、閩臺診斷產品創新創業園、體外診斷儀器公共技術平臺、化學創新藥研發平臺等公共服務平臺,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
配套好
2000多名高端人才安心落戶
人才是創新發展的根本。近年來,廈門生物醫藥港已集聚生物醫藥領域高層次人才2000多名,累計引進生物醫藥類“雙百計劃”項目82個,占全區落戶 “雙百計劃”項目總數3/4,其中2015年新引進項目28個,是福建省生物醫藥類海外高層次人才集聚程度最高的區域,涌現了夏寧邵、孫黎、陳樑、鄭立 謀、陳志堅、林志雄、許華曦等一批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科學家。
為讓人才安心創業,海滄大力完善廈門生物醫藥港配套設施建設,亮點頻現:建成中心服務站;建設佳?;▓@人才公寓;擴建可容納800人同時就餐的餐 廳;打造戶外文體中心、戶外休閑吧;建設公交站點、公共自行車站點;打造“云聚——互聯網+社區”服務平臺……從滿足一般的生活所需到滿足高端的生活需 求,餐飲、住宿、購物、娛樂、文化等配套服務設施在園區內一應俱全,為企業員工安心發展鋪平道路。
“這里應有盡有,生活很方便。”加拿大“海歸”、“百人計劃”與“雙百計劃”人才褚丹雷評價說。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