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6/12/22 0:00:00 來源:
未知
改良后的壯醫棍針配合藥藤炭灸,集溫熨、刮痧、按摩、點穴等眾多外治手段為一體,可緩解頭、頸、肩疼痛;81歲老專家用家傳針法,5針之內治療靜脈曲張、乳腺增生等器質性病變;以中醫理論解讀血壓計多次測量數據的變化,反映人體五臟六腑的失衡狀況……12月17日,一場中醫特色療法盛宴,“杏林尋寶——第八屆全國中醫藥特色技術演示會”在廣東省廣州市上演。

圖為壯醫棍針療法持寶人錢衛東用改良式棍針為患者治療腰背痛癥。
延續以往7屆演示會的精彩,本屆演示會共有9個民間特色療法,分成4組展示,分別是源于生活實踐的民族醫——新型苗藥竹罐針灸術和壯醫棍針、藥藤炭灸療法;創新而不泥古的神奇刺法——徐氏針法、俞募芒針深刺術;安全有效的針術——超然撥針療法、子午流注針藥診療技術、岐黃軒盧氏針法;體現中醫原創思維的診法——氣口九道脈開穴法、血壓平衡診法。精彩紛呈、各具特色的中醫絕活讓人目不暇接。
自2009年開展第一屆“杏林尋寶”活動以來,越來越多來自全國各地的中醫藥專家踴躍獻寶,8屆演示會共展示了78個中醫藥特色技術,累計梳理全國中醫藥特色技術233項,實地走訪147項,根據尋寶開展的各類在研課題近80項,“杏林尋寶”已經成為全國挖掘中醫藥特色療法的品牌活動。
中國中醫科學院中國醫史文獻研究所原所長柳長華觀看演示會后點評指出,展示項目的共同特點是都有傳承淵源,或祖傳,或家學,或古文獻有相關記載,秉承了中醫藥歷史文化傳統,是中醫藥文化的活化石。這些項目療效顯著,認可度高,所以得到了傳承和發展,未來應進一步研究、利用、傳承,并發掘更多民間珍寶,讓民間珍貴技術造福更多患者。
“持寶人論述的與教科書記載不同的方法和理論激發了我的思考。”廣州中醫藥大學中醫學專業研二學生黃力告訴記者,這次是第二次現場觀看杏林尋寶活動,一些特色手法給了他很多啟示。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副局長閆樹江為獻寶專家頒發了證書。廣東省中醫藥局副局長李梓廉、廣東省中醫藥學會會長呂玉波、廣東省中醫院院長陳達燦等出席演示會。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