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6/12/30 0:00:00 來源:
未知
我國的傳統文化內蘊深厚,中醫藥文化作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源遠流長,博大精深,融合了生命、自然、哲學、理學等多個學科領域,在中華民族漫長的繁衍昌盛過程中一直發揮著無可替代的作用,至今仍造福著國人的生命健康,并且在國際上受到越來越多的認可。所以,傳承中醫藥文化既是研究生命科學奧秘的需要,也是傳承中國文化的必要工作,更關系著中醫藥事業的長遠發展。
生產中藥和中成藥產品的企業,掌握著豐富的古老中醫藥知識和先進的現代制藥技術,是傳承中醫藥文化的重要社會力量,同時也有責任發揮自己的作用,將中醫藥的技法、技藝,以及其中蘊含的豐富的文化內涵傳承下去。
誕生于醫圣張仲景故里的仲景宛西制藥在企業生產和發展環節中,將張仲景中醫藥思想精髓融入其中。比如其代表產品仲景六味地黃丸,來源于東漢大醫學家張仲景《金匱要略》中的金匱腎氣丸,在歷代醫者的共同努力下,形成了當下由熟地黃,山茱萸,山藥,茯苓,澤瀉,牡丹皮巧妙配伍而成的仲景六味地黃丸。這款藥品現在已經成為調理腎陰虛癥狀的良藥,受到廣大消費者的喜愛,并讓古老的中醫藥配方散發出新的光芒。除了在企業生產中繼承和發展中醫藥文化精髓之外,仲景宛西制藥還積極地開展中醫藥文化的傳播和推廣工作,希望借此壯大中醫藥文化傳承力量。少年兒童是祖國的未來,對中醫藥文化的態度關系著中醫藥文化能否長遠地傳承下去。所以,要想做好中醫藥文化的傳承工作,就需要從娃娃抓起,讓他們在潛移默化下一點一滴地感受到中醫藥文化的魅力,達到啟蒙的作用。
仲景宛西制藥深知這個道理,做了一系列工作來積極來引導少年兒童對中醫藥文化的學習興趣。2016年5月21日,他們邀請《南都晨報》的50名小記者來到南陽張仲景醫院進行采訪活動。在活動過程中,小記者在向大家傳遞中醫藥文化的博大精深與無窮魅力的同時,其自身對中醫藥的認知與感受也得到了進一步強化。
此外,仲景宛西制藥還花費巨資建立起中華醫圣苑、仲景紫銅浮雕墻、中藥材標本展廳、百草園、仲景文化廣場等一系列宣傳中醫藥文化的基礎設施。這些設施每年都會吸引大量大中院校及中小學生主動到企業實習、實踐、參觀及學習。

今年六一兒童節期間,仲景宛西制藥接待了兩撥小客人。其中一撥是幼兒園的小朋友,他們在仲景宛西制藥的接待下,參觀了仲景宛西制藥西峽總部的中藥材表本展,在在仲景百草園認識中草藥,以及參加了仲景金健脾操互動活動等。另一撥是小學生,來到張仲景醫學院學習鑒別常見的中草藥,體驗中醫兒童推拿,接受中醫現場義診。
在氣氛活躍的活動現場,孩子們通過參觀、提問、感受來接觸和了解中醫藥,真真切切感受到中醫藥的魅力和博大精深。既豐富了孩子們的課外實踐生活,給他們留下了美好的節日回憶;又給他們幼小的心靈留下深刻的印象,為他們開啟認識中醫藥文化的大門。

仲景宛西的這些工作雖然微不足道,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其形式已經得到社會、企業以及校園的廣泛認可,并成為這一領域的佼佼者。他們先后獲得了中醫藥管理局的“全國青少年中醫藥文化宣傳基地“稱號,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的”中國科普教育基地“授牌,國家農業部、共青團中央的”全國青少年農業科普示范基地“授牌,為中醫藥的宣傳教育搭建了載體和平臺。而且在這些工作的激發和引導下,不少青少年對中醫藥文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為他們將來的進一步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面對現有成績,仲景宛西制藥表示,他們在做好以仲景六味地黃丸為代表的藥品的同時,將繼續以弘揚仲景文化和中醫藥文化為己任,向青少年兒童傳播中醫藥文化,讓我國的中醫藥事業發展后繼有人。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