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7/1/10 0:00:00 來源:
未知
國務院日前印發了《“十三五”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規劃》,部署加快建立符合國情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為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堅實基礎。
這一規劃將對保障人民健康、滿足健康需求、緩解“看病難看病貴”產生怎樣的影響?新華社記者專訪了國務院醫改辦專職副主任、國家衛生計生委體改司司長梁萬年。
我國居民人均預期壽命將再提高1歲
問:到“十三五”末,醫改將為人民群眾送上怎樣的“健康大禮包”?
答:到2020年,我國將普遍建立比較完善的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和醫療服務體系,比較健全的醫療保障體系,比較規范的藥品供應保障體系和綜合監管體系,比較科學的醫療衛生機構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
經過持續努力,基本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實現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基本適應人民群眾多層次的醫療衛生需求,我國居民人均預期壽命比2015年提高1歲,孕產婦死亡率下降到18/10萬,嬰兒死亡率下降到7.5‰,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下降到9.5‰,主要健康指標居于中高收入國家前列,個人衛生支出占衛生總費用的比重下降到28%左右。
2020年基本建立符合國情的分級診療制度
問:分級診療制度建設被規劃列為重點任務。隨著這項任務的推進,我國將建立起怎樣的就醫新秩序?
答:“十三五”期間的分級診療制度建設工作,將以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為重要抓手,推動形成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的就醫新秩序。
我們將健全完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推進大醫院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全科醫生與專科醫生的資源共享和業務協同;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通過鼓勵大醫院醫師下基層、退休醫生開診所以及加強對口支援、實施遠程醫療、推動建立醫療聯合體等,把大醫院技術傳到基層;推進形成診療-康復-長期護理連續服務模式,形成“小病在基層、大病到醫院、康復回基層”的合理就醫格局;科學合理引導群眾就醫需求,建立健全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制度,完善雙向轉診程序。
2017年,分級診療政策體系逐步完善,85%以上的地市開展試點;到2020年,分級診療模式逐步形成,基本建立符合國情的分級診療制度。
今年基本實現合規轉診異地就醫住院費用直接結算
問:“十三五”期間,百姓醫保報銷比例能否再提高一些?報銷手續能否再便捷一些?
答:2017年,我們將基本實現符合轉診規定的異地就醫住院費用直接結算;到2020年,基本醫保參保率穩定在95%以上。
首先,我們將健全基本醫保穩定可持續籌資和報銷比例調整機制。加快提高基金統籌層次,推進基本醫保全國聯網和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減少群眾“跑腿”“墊資”。
其次,要深化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全面推行按病種付費為主,按人頭、按床日、總額預付等多種付費方式相結合的復合型付費方式,鼓勵實行按疾病診斷相關分組付費方式。
第三,推動基本醫療保險制度整合。統一基本醫保經辦管理,加快推進醫保管辦分開,提升醫保經辦機構法人化和專業化水平。
四是健全重特大疾病保障機制。在全面實施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基礎上,采取降低起付線、提高報銷比例、合理確定合規醫療費用范圍等措施,提高大病保險對困難群眾支付的精準性。全面開展重特大疾病醫療救助工作,將低收入救助對象以及因病致貧家庭重病患者納入救助范圍。
五是推動商業健康保險發展。鼓勵和支持其參與醫保經辦服務,形成多元經辦、多方競爭的新格局。
2020年藥品出廠價格信息有望可追溯
問:在用藥方面,如何確保藥品質量可靠、價格合理、供應及時?
答:“十三五”期間,將實施藥品生產、流通、使用全流程改革,破除以藥補醫,建設符合國情的國家藥物政策體系,理順藥品價格,促進醫藥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保障藥品安全有效、價格合理、供應充分。
一是深化藥品供應領域改革。推動企業提高創新和研發能力,建立健全短缺藥品監測預警和分級應對機制,繼續開展用量小、臨床必需、市場供應短缺藥品的定點生產試點。
二是深化藥品流通體制改革。加快構建藥品流通全國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格局,加快發展藥品現代物流,規范醫藥電商發展。
三是完善藥品和高值醫用耗材集中采購制度。落實公立醫院藥品分類采購,實施藥品采購“兩票制”改革,完善藥品價格談判機制,并做好醫保等政策銜接。
四是鞏固完善基本藥物制度。推動基本藥物在目錄、標識、價格、配送、配備使用等方面實行統一政策。在國家基本藥物目錄中堅持中西藥并重。
五是完善國家藥物政策體系。采取綜合措施,切斷醫院和醫務人員與藥品、耗材間的利益鏈。探索醫院門診患者多渠道購藥模式,患者可憑處方到零售藥店購藥。
到2020年,我們力爭基本建立藥品出廠價格信息可追溯機制,形成1家年銷售額超過5000億元的超大型藥品流通企業,藥品批發百強企業年銷售額占批發市場總額90%以上。
(據新華社北京1月9日電)
《“十三五”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規劃》提出
要在5項制度上取得新突破
一是建立科學合理的分級診療制度。
堅持居民自愿、基層首診、政策引導、創新機制,到2020年,分級診療模式逐步形成,基本建立符合國情的分級診療制度。
二是建立科學有效的現代醫院管理制度。
深化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加快推進城市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到2020年,基本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權責清晰、管理科學、治理完善、運行高效、監督有力的現代醫院管理制度。
三是建立高效運行的全民醫療保障制度。
完善籌資機制,深化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加快推進基本醫保全國聯網和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提高大病保險對困難群眾支付的精準性。
四是建立規范有序的藥品供應保障制度。
實施藥品生產、流通、使用全流程改革,建設符合國情的國家藥物政策體系,理順藥品價格,保障藥品安全有效、價格合理、供應充分。
五是建立嚴格規范的綜合監管制度。
深化醫藥衛生領域“放管服”改革,構建多元化的監管體系,強化全行業綜合監管,引導規范第三方評價和行業自律。
據新華社
公立醫院藥品采購將推“兩票制”
明年全國全面推開,降低藥品虛高價格
據新華社北京1月9日電 記者9日從國家衛生計生委新聞發布會獲悉,我國將在公立醫療機構藥品采購中推廣“兩票制”,即藥品從生產企業到流通企業開一次發票、流通企業到醫療機構開一次發票,目的是壓縮藥品流通環節,使中間加價透明化,進一步推動降低藥品虛高價格,減輕群眾用藥負擔。
近日,國務院醫改辦會同國家衛生計生委等8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在公立醫療機構藥品采購中推行“兩票制”的實施意見(試行)的通知》,要求綜合醫改試點省(區、市)和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城市的公立醫療機構率先執行“兩票制”,鼓勵其他地區推行“兩票制”。2017年進一步擴大“兩票制”實施范圍,爭取2018年在全國全面推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