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二孩已經放開一年多,效果如何?大病醫保如何真正保大病?醫保跨省異地結算何時實現……11日上午10時45分,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新聞中心在梅地亞中心多功能廳舉行記者會,國家衛生計生委主任李斌,副主任王培安,副主任、國務院醫改辦主任王賀勝等就衛生計生改革發展的熱點問題作出一一回應。
本版采寫:新快報特派北京記者 馮艷丹
“去年已經實現了省內異地直接進行結算,今年還要健全跨省異地就醫的協作機制。現在有8個省已經開展了這樣的試點。今年還要細化工作落實,加大推進力度,確保如期完成任務。 ”
——國家衛生計生委主任李斌談醫保跨省異地結算
“健康中國”如何推進? 圍繞“1、5、3”重要任務抓好落實
如何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對于記者提出的第一個問題,李斌說,2017年的主要任務是把“健康中國”建設的路線圖、時間表細化為施工圖,圍繞“1、5、3”的重要任務抓好落實。她解釋說,“1”是指牢牢把握“健康中國”建設這一條主線;“5”是指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建立5項基本醫療衛生制度,即分級診療制度、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全民醫保制度、藥品供應保障制度和綜合監管制度;“3”是指推進健康扶貧工程、實施改善醫療服務行動、大力開展愛國衛生運動。
“ 健康中國 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涉及方方面面、各個領域,涉及到很多部門的職責,也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需要大家共建共享。”李斌說,“我們要一步一個腳印地推進這項工作,讓13億多人民能夠以更加健康的姿態邁入全面小康社會。”
如何破除“以藥補醫”?
今年公立醫院全部取消藥品加成
“以藥補醫”現象一直是社會詬病的痼疾,也是公立醫院改革著力求解的一道難題。
王賀勝說,2017年要全面推開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全部取消藥品加成。這意味著我國公立醫療機構將徹底告別“以藥補醫”時代。
他表示,取消藥品加成,破除“以藥補醫”的機制,必須堅持公立醫院的公益性;必須堅持“三醫聯動”打出“組合拳”,增強改革的整體性、系統性、協同性;必須堅持合理的利益導向和激勵機制,調動醫務人員的積極性,充分發揮醫務人員的主體作用。
統計數字顯示,2009年新一輪醫改以來,我國逐步取消藥品加成,公立醫院的藥占比由2009年的46%下降到2016年的40%,一定程度上減輕了群眾的醫療負擔。
王賀勝說,今年公立醫院全部取消藥品加成,預計將為群眾節省藥品費用600億至700億元。
如何解決藥價虛高?
去年談判降價藥納入報銷范圍
在回答“看病難、看病貴”的相關問題時,李斌解釋,基本醫保制度是實現社會公平正義,實現社會和諧穩定的一個“壓艙石”,今年城鄉居民的基本醫保政府補助標準從420元提高到450元。要通過擴大藥品保障范圍、多措并舉降低藥價和加快推進支付方式改革等舉措,增進人民群眾健康福祉。
首先是擴大藥品的保障范圍,2017年版的基本醫保的藥品目錄已經印發,新目錄比2009年版增加了339個品種,其中兒童用藥新增了91個品種。“去年是說到做到,確實把這些藥品的價格降到50%以上。”她還現場透露了一個好消息:去年國家談判的降價藥品,今年已經全部納入醫保報銷范圍。今年,又有一批藥品被選入國家談判范圍,一些高值醫用耗材也將試點開展國家價格談判。
大病沒有錢醫怎么辦?
貧困人口縣域內住院先診療后付費
近年來,大病沒有錢醫治的消息偶有見諸報端。對此,李斌解釋,大病保險是在基本醫療保障的基礎上,對大病患者的高額費用給予進一步保障,防止家庭因病出現災難性支出。從2012年啟動這項試點,現在已經全面推開。去年已經覆蓋了10億多城鄉居民,當年累計賠付資金已經超過300億元。大病患者住院費用實際報銷的比例,全國平均是70%左右。
李斌表示,今年將在全國貧困地區,特別是要對農村持卡登記在冊的貧困人口加大大病保險工作力度。隨著基本醫保籌資水平的提高,將在確保基本醫保報銷比例不降低的基礎上,進一步增加大病保險的籌資,提高大病保險的受益人數和受益程度,最大限度解決群眾因大病致貧返貧的問題。
她介紹,具體舉措包括:降低起付線,取消農村貧困人口在縣域內普通門診的起付線,貧困人口在縣域內住院實行先診療后付費;增加便利性,健全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商業保險、應急救助“一條龍”“一站式”服務;提高精準性,做好農村貧困人口的大病專項救助工作。
如何解決大醫院人滿為患矛盾?
將通過改革建立分級診療制度
目前,我國優質醫療資源總量相對不足,醫療服務體系格局與人民群眾看病就醫的需求不夠匹配。李斌坦言,所以就出現大醫院人滿為患的情況。
如何緩解這種矛盾,促進優質資源下沉、重心下移?對此,李斌介紹,首要的是通過改革來建立分級診療制度。分級診療制度是我們中國特色基本醫療制度之首,醫聯體是建立分級診療制度的一種制度創新,就是通過多種形式的醫聯體,把現在相對比較固定的格局縱橫上下聯通起來,形成一個合理的布局,這樣就可以解決群眾看病就醫困難的問題,使得群眾在家門口也能夠看好病。
李斌進一步介紹,在基層的探索實踐中,大體上出現幾種形式:一個是城市的醫聯體,一個是縣域范圍內比較好 “醫共體”,第三就是作為專科的聯盟。“今年我們所有的三級醫院都要帶頭參與醫聯體的建設。”她強調。
如何推進家庭醫生服務?
簽約服務將擴至85%以上城市 家庭醫生走入尋常百姓家,是實現分級診療的關鍵抓手。
王賀勝說,目前已有200個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城市開展了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試點城市簽約服務率已達22.2%,重點人群覆蓋面達到38.8%。下一步將加大簽約服務的推進力度,2017年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工作將擴大到85%以上的城市,簽約服務覆蓋率要達到30%以上,重點人群覆蓋率要達到60%以上。
“將優先從老年人、孕產婦、兒童、慢病患者、殘疾人等重點人群入手,做細、做實簽約服務內容,提高服務質量,做到簽約一個、服務好一個。”王賀勝說,到2020年,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將力爭擴大到全人群,基本實現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制度的全覆蓋。
如何破解“甜蜜的煩惱”?
全面二孩政策將健全配套政策全面二孩政策實施以來,不少群眾反映生育“二孩”壓力比較大。對于大家關心的“甜蜜的煩惱”,王培安用兩句話來概括:一句話叫做成效初顯,一句話叫做完全符合預判。他用一系列數據來證明這一結論:去年是全面二孩政策實施第一年。王培安說,2016年全國住院分娩嬰兒活產數為1846萬,是2000年以來出生規模最大的一年,較“十二五”期間的年平均水平增加了200萬人。婦女總和生育率達到1.7以上。
“這幾個數據說明,全面二孩政策實施的效果是相當明顯、相當樂觀的。”王培安說,下一步,國家衛計委將會同相關部門,進一步健全完善稅收、社會保障、住房、就業等政策,優先配置婦幼保健、托幼、學前和中小學教育等公共服務資源,構建生育友好的社會環境,鼓勵群眾按政策生育,保持適度生育水平,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