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一線(vodjk.dom)3月30日訊 2017年伊始,和記黃埔醫(yī)藥先后宣布在中國正式啟動兩項針對肺癌的Ⅱ期臨床研究,分別是呋喹替尼(Fruquintinib)聯(lián)合吉非替尼(Iressa)一線治療晚期或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Ⅱ期臨床研究和沃利替尼(Savolitinib)以局部晚期或轉移性肺肉瘤樣癌(PSC)為適應癥的Ⅱ期臨床研究。
沃利替尼和呋喹替尼均為高選擇性酪氨酸激酶抑制劑,臨床研究進入Ⅱ期階段證明和黃醫(yī)藥在肺癌靶向創(chuàng)新藥物距離臨床應用、造福肺癌患者更進了一步。和記黃埔醫(yī)藥以世界一流的研發(fā)經(jīng)驗和技術平臺,啟動了多個高選擇性肺癌靶向創(chuàng)新藥物的臨床試驗,極大推動了肺癌領域的研發(fā)進展。基于此,本文對呋喹替尼和沃利替尼這2個創(chuàng)新靶向藥物在肺癌領域的臨床研究進行概述。
1. 呋喹替尼——II期研究證實三線治療晚期NSCLC患者療效明確
呋喹替尼是一種新型的高選擇性靶向血管細胞內(nèi)皮生長因子受體(VEGFR1,2及3)的小分子抑制劑,具有更高的選擇性,且毒性相對較低,通過口服給藥,與單抗類需靜脈用藥、存在免疫原性等相比,患者的用藥依從性會更好。
呋喹替尼三線治療晚期NSCLC的隨機雙盲 II 期臨床研究數(shù)據(jù)顯示[1], 呋喹替尼組中位PFS較安慰劑對照組延長近2倍,(3.81個月vs.1.15個月,p<0.001),ORR為16.4%,且呋喹替尼組的疾病控制率較安慰劑對照組高出53.8%。而初步分析進一步顯示呋喹替尼組較對照組明顯延長了3個月(90.2%vs.68.3%)和6個月的生存率(73.3%vs.58.2%)。呋喹替尼組和對照組的嚴重不良反應事件發(fā)生率分別為3.3%和6.7%。

基于 II 期試驗的積極結果, 和黃醫(yī)藥已經(jīng)啟動了Ⅲ期臨床試驗FALUCA,旨在評價呋喹替尼治療晚期非鱗狀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臨床療效、安全性和耐受性。此外基于呋喹替尼的高選擇性,其可以和多種藥物進行聯(lián)合應用。和黃醫(yī)藥2017年1月16日宣布在中國正式啟動呋喹替尼聯(lián)合吉非替尼一線治療晚期或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Ⅱ期臨床研究,此項聯(lián)合治療研究是一個多中心、單臂、開放標簽研究。目的是評價聯(lián)合治療在具有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激活突變的晚期或轉移性非鱗狀NSCLC患者一線治療中的安全性和耐受性以及初步療效。
除了上述以晚期非鱗狀非小細胞肺癌為適應癥的臨床研究,呋喹替尼的臨床研究還同時在轉移性結直腸癌和胃癌中展開。呋喹替尼在多癌種臨床項目的積極推進,充分展示了和記黃埔醫(yī)藥強大的醫(yī)藥研發(fā)和臨床開發(fā)能力。

2. 難治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新希望——沃利替尼
沃利替尼是c-Met受體酪氨酸激酶的高選擇性小分子抑制劑,多個臨床I/II期試驗數(shù)據(jù)表明沃利替尼作為一種高選擇性的c-Met抑制劑對數(shù)種腫瘤有早期臨床療效, 尤其是對攜帶c-Met基因擴增或c-Met 蛋白過度表達等異常的腫瘤具有顯著的抑制作用。在EGFR突變陰性、MET擴增強陽性或MET表達強陽性的兩種NSCLC異體移植模型中,沃利替尼顯示了很好的抗腫瘤活性[2],這說明在MET擴增陽性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沃利替尼單藥可具有較好的抗腫瘤作用。

因MET擴增與EGFR-TKIs耐藥有關,沃利替尼亦可與其他藥物進行聯(lián)合應用。兩項Ib期臨床試驗結果顯示,沃利替尼與AZD9291或吉非替尼聯(lián)合用藥對受試者都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和藥代動力學特性[3-4]。沃利替尼以EGFR突變非小細胞肺癌為適應癥的全球 II 期 TATTON 臨床試驗的擴大試驗也正在進行中。
近日,和黃醫(yī)藥宣布在中國正式啟動沃利替尼以局部晚期或轉移性肺肉瘤樣癌(PSC)為適應癥的Ⅱ期臨床研究。肺肉瘤樣癌(PSC)是一類罕見的、低分化的非小細胞肺癌,目前對PSC的治療尚無有效的治療手段。此項試驗是開放的單臂多中心臨床Ⅱ期研究,用以評估沃利替尼單藥治療MET異常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PSC患者的藥效和安全性。此項Ⅱ期臨床研究的啟動預示著和黃醫(yī)藥向為全球特定罕見腫瘤病患開發(fā)安全、有效的創(chuàng)新藥物的目標又邁進了一步,期待其能讓更多的罕見腫瘤病患獲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