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公安部網站發布消息顯示,2016年,公安部部署各地公安機關開展以食品藥品領域為重點的打假“利劍”行動,繼續保持對食品藥品違法犯罪的嚴打高壓態勢,創新打擊犯罪工作機制,完善行政執法和刑事司法銜接機制,會同食品藥品監管等部門有效維護了食品藥品安全持續穩定向好的局面。全年共破獲食品犯罪案件1.2萬起、藥品犯罪案件8500起,公安部掛牌督辦的350余起案件全部告破,及時鏟除了一批制假售假的黑工廠、黑作坊、黑窩點、黑市場,有效摧毀了一批制假售假的犯罪網絡。
據悉,近年來,全國公安機關認真履行打擊食品藥品犯罪、維護食品藥品安全這一重要職責,積極會同有關部門持續開展一系列打擊整治行動,取得了明顯成效。但食品藥品領域的深層次問題尚未得到根本解決,一些新情況新問題不斷出現,食品生產加工環節非法添加、濫用添加劑問題依然突出,制假售假問題屢打不絕,打擊食品藥品違法犯罪依然任重道遠。
公安部對此高度重視,把公安機關維護食品藥品安全工作納入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堅持以專項打擊治理為引領,部署各地向突出的食品藥品犯罪精準發力,既緊緊盯住瘦肉精、病死肉等老問題,堅決防止反彈,又密切關注利用電商平臺制假售假等新情況,加強風險排查,強化網上網下聯動打擊。工作中,公安機關不斷創新打擊犯罪工作機制,對跨區域重大案件,由公安部掛牌督辦、集群協查、深度打擊;著力完善行政執法和刑事司法銜接機制,強化責任考核,出臺并落實《食品藥品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工作辦法》,有效破解鑒定檢測等執法難題;堅持專項打擊與系統治理、依法治理、綜合治理、源頭治理相結合,積極推動地溝油、水產品等領域突出違法問題的源頭治理;注重社會共治、協同治理,針對利用電商、微商平臺實施食品藥品違法犯罪日益突出的情況,主動加強與重點電商平臺的警企合作,完善涉網違法犯罪發現查處聯動機制,有力打擊涉網食品藥品犯罪,食品藥品犯罪打擊治理水平穩步提升。
下一步,公安機關將進一步加大刑事打擊力度,積極會同有關部門推動食品造假行為直接入刑,完善打擊食品藥品犯罪司法解釋,有力發揮刑法的打擊震懾作用。同時,切實用足用好《食品安全法》,對依法不構成犯罪、但群眾痛恨的食品安全違法行為依法實施行政拘留處罰,堅決處罰到人,讓違法犯罪分子付出高昂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