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虎網 2017/5/3 0:00:00 來源:
未知
新華社北京5月3日電(記者陳芳、胡喆)一些老百姓反映“看病貴”,但究竟“貴”在哪?記者在調查中發現一份某省中標藥采購金額排名清單,某些“可不用”的輔助藥卻成了采購排名的“佼佼者”。
這份清單所列藥品標明了藥品通用名、生產廠家、規格、供應價、可負擔性等內容,從表中披露的一些數據,顯示出輔助藥、營養藥在采購中的“非正常現象”:價格高的輔助性藥品沖進藥品采購排名前列,而非患者急需且價格合理的藥品。
這份清單里,一款“單唾液酸四己糖神經節苷脂鈉注射液”在所有中標藥品中采購金額排名前三,規格為2ml:20mg,供應價為127.69元,可負擔性為11.03。
按照世界衛生組織提出的藥價可負擔性指標,超過1則視為“差”。專家指出,我國患者的藥品可負擔能力在醫保“保駕護航”下,指標可提升到5左右。一旦指標超過5,則表明達到難以負擔的程度。不僅如此,清單中還有“注射用五水頭孢唑林鈉”“注射用頭孢他啶”等多款輔助性或易濫用重點監控藥品位居采購金額前列。一些藥品的可負擔性指標甚至超過100,患者的經濟壓力可想而知。
“一些輔助用藥的可負擔性‘差’,但采購排名卻又如此靠前,不能不說是招投標的怪象。有的藥‘作用小’,但‘用量驚人’,其中也暴露出處方的不合理性。”國家衛生計生委衛生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傅鴻鵬說。
記者采訪發現,別看營養藥、輔助藥不起眼兒,但在一些醫生的處方中卻唱起“主角”。“難怪一些患者總喊‘用不起’,輔助藥的‘藥物濫用’之風也該剎一剎!”中國醫藥企業協會副會長牛正乾表示。
控制輔助性藥品的使用,近年來被列為醫改的工作重點之一。“規范醫療和用藥行為,改革調整利益驅動機制”是醫藥改革的重中之重,但一些輔助藥的亂用,緣何像按不住的彈簧?可見此痼疾之頑,利益交換之隱蔽。有關部門唯有拿出壯士斷腕之勇氣,步步為營,方能逐步奏效。
網站聲明:
1、本網部分資訊為網上搜集轉載,為網友學習交流之用,不做其它商業用途,且均盡最大努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第一時間與本網站聯系,聯系郵箱:tignet@vip.163.com 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妥當處理。對于本網轉載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虎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虎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